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Systems Analysis and Design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64 学分:4
适应对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一、 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系统分析与设计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初步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二、 教学基本要求:
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教学环节的组织方面,教师应通过课堂讲授、练习、案例分析与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和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学生应充分做好课前预习,特别是专业英语词汇的查阅准备工作。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应重点掌握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作者的教学资源网站,了解有关内容的最新动态和补充材料。
三、 课程内容:
信息系统开发过程概述、系统分析过程与方法、系统设计过程与方法、系统实施。
四、 学时分配:
学时内容要求
2 第1章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环境
1.1系统分析和设计框架
1.2参与者--系统关联人员
1.3现代信息系统的企业驱动力
1.4信息系统的技术推动力
1.5一个简单的系统开发过程
了解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的环境,熟悉信息系统开
发的参与者,掌握信息系统参与者的在系统开发过
程中的作用。
2 第2章信息系统构件
2.1产品--信息系统
大学编程课是学什么的2.2信息系统架构框架
2.3网络技术和IS构件
掌握信息系统架构,熟悉信息系统得不同视角下的
结构、网络技术和IS构建。
2 第3章信息系统开发
3.1系统开发过程
3.2开发路线和方法
3.3自动化工具和技术
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开发路线和方法,熟悉自
动化工具和技术进行系统开发过程,了解常见的自
动化工具和技术。
2 第4章项目管理
4.1什么是项目管理
4.2项目管理生命周期
了解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内容、信息系统风险,熟
悉项目管理生命周期。
2 第5章系统分析
5.1什么是系统分析
掌握系统分析过程、每阶段的目标和任务。
5.2系统分析方法5.3范围定义阶段5.4问题分析阶段5.5需求分析阶段5.6逻辑设计阶段5.7决策分析阶段5.8系统分析的未来
2 第6章需求获取的调查研究技术
6.1需求获取简介
6.2需求获取过程
6.3调查研究技术
6.4调查研究策略
掌握需求获取技术、调查研究策略,熟悉需求管理
的内容。
2 第7章使用用例建模系统需求
7.1用例建模概述
7.2用例建模的概念
7.3需求用例建模过程
7.4用例和项目管理
掌握使用用例描述系统需求,熟悉用例和项目管理
的关系。
4 第8章数据建模和分析
8.1数据建模简介
8.2数据建模的系统概念
8.3逻辑数据建模过程
8.4如何构造数据模型
8.5分析数据模型
8.6将数据需求映射到地点
掌握数据建模方法、数据建模工具、数据建模过程、
IDEF1X建模方法,熟悉数据建模的内容。
4 第9章过程建模
9.1系统建模简介
9.2过程建模的系统概念
9.3逻辑过程建模的过程
9.4如何构造过程模型
9.5系统模型的同步
掌握系统过程建模方法、过程建模工具、过程建模
过程、DFD建模方法和IDEF0建模方法。
2 第10章可行性分析和系统方案建议
10.1可行性分析和系统方案建议
10.2可行性的4个准则
10.3成本效益分析技术
10.4候选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10.5系统方案建议
了解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熟悉可行性分析的阶
段,掌握可行性分析方法。
2 系统分析综合案例掌握系统分析的方法。
2 第12章系统设计
12.1什么是系统设计
12.2系统设计方法
12.3系统设计之内部开发--"构造"方案
12.4系统设计之集成商用软件--"购买"方案
掌握系统设计阶段划分、每阶段目标、任务和工作
内容,熟悉内部开发和购买的过程。
2 第13章应用架构和建模熟悉应用架构,掌握应用数据流图、信息技术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