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成语加点字的意思
     
    解释成语加点字的意思篇一:四字词语加点字解释
    四字词语加点字解释
    翠欲流:欲,将要。 活灵活现: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 不计其数:计,计算。 作揖还礼:揖,拱手行礼。还,回敬。 五光十:五彩,各种彩。缤纷,错综繁复的样子。
    崇山峻岭:崇、峻,高大的意思。 美轮美奂:轮,高大。奂,众多。 银装素裹:素,本,白。裹,包,缠。  严阵以待:严,严密,紧密。 始料不及:及,到达。  废寝忘食:寝,睡觉。食,吃饭。 遥遥在望:遥遥,形容距离远。不由自主:禁,忍住。 为所欲为:欲,想要,盼望。  杨氏之子:氏,姓。之,的。 同归于尽:尽,死亡或灭亡。  迫不及待:迫,紧急。 一声不吭:吭,出声,说话。  完璧归赵:完,完好。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克,攻占下来。
    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鞭打人的东西。
    日精月华:精华,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拖男挈女:挈,带着。
    故伎重演:故,原来的。 花团锦簇:锦,有彩花纹的丝织品。
    万紫千红:姹,秀丽。嫣,美妙。 目不暇接:暇,空闲。 耐人寻味:耐,经得起。精神饱满:抖擞,振作。 冲锋陷阵:陷,深入,攻破。  彬彬有礼:彬彬,文静的样子。 含情脉脉:脉脉,悄悄地用眼神表达情意。
    、
    解释成语加点字的意思篇二:加点词语的含义
    如何理解记叙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张秀梅
    ⒈替换法
    ⒉组合法
    ⒊望文生义法
    ① 瞻前顾后释义法 可能是本义,也可能是引申义、比方义、或其他修辞
    义,甚至可能是临时产生的某个具体义。本方法适用于“词义辨析;依据文段内容,推敲词语〞等题型。例:出以下词语中表现“飞〞的意思的字。 ⑴燕剪春风⑵鹰击长空
    ⑶雁横烟渚⑷莺传柳浪
    ② 遵循规律筛选法 如词语本身使用的规律,词语间搭配的规律。实践发
    生的规律等。适用于“依据要求,归类词语;看前后联系,置换词语〞等题型。
    例:请认真揣摩文章,然后将“儒教〞“儒术〞“儒学〞分别填在下面
    的括号里。
    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儒术 〕,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儒教  〕,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 儒学〕。
    ③ 整体把握还原法主要是代词指代的内容。⑴了解代词的用法,如:“这〞
    “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些〞“某类〞是不定指等。〔2〕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然后进行分析、概括。〔3〕将所出的指代内容带入原文,看是否合适。适用于“代词的指代性〞题型。
    例:下面文段里划线句子中的“这〞具体指代什么? 品味春,沐浴春光,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  这:品味??感悟人生。
    ④ 细嚼慢咽品味法 ⑴理清思路,揣摩词语的概括含义。⑵联系语境,揣
    摩词语的特别含义。⑶分析人物,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⑷结合主题,揣摩词语的深层含义。
    例:品味加线句子中“浸〞字的妙处。
    初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我浸在晶莹的碎得满地的月光中,查“清
    泉石上流〞的意境,凝神倾听清亮的声音潺潺地流过石头,然后又隐隐约约得流向远方。从今,这一涧清泉,便在我生命的最深处。浸:既再现了月光的晶莹透亮、无处不在,也写出了的深深陶醉之感。
    结合语境比较法  如词语的作用、词语的含义、词语的感情彩等。适用  ① 于“看前后联系,置换词语;依据要求,归类词语
    ② 两种形式:⑴相同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比较〔2〕相同语言环境中不同
    词语的比较
    口诀:先本义,后深义,或引申,或比方。感情彩认真看,有无反语挖苦义。言外义,拟人义,矛盾词语要留意。
    作用:原则:扣住人物性格,把握人物心理,紧密联系中心。
    表述:强调突出是首选,表达情感是关键。设身处地想一想,上下文要联系密。双重含义要答全,矛盾词语分开议。比方义,拟人义,生动形象别遗忘。
    20XX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词语的含义
    中考大纲中有一条要求“体会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
    用〞,所以词句的考查历来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一篇文章是由一个个句子组成的,句
子又是由一个个词语组成的,因此考查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是记叙文阅读中逢考必出的热点也是难点。
    事实上对于词语含义的考查,重点考查的是语境义。对于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使用。这是对中学生理解能力、思索能力、概括能力的综合考察。而词语的本义也就是字典义,是大家几乎都知道的,假如考察了一个常见词语,那么就是要求我们结合文章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换句话说,语境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由自己制造的意思,是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分析语境义就是分析出关键词写了什么内容,因此要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必需从语句所在的环境出发。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语句出现的段落,一是文章的整体意思。
    我们的具体解题步骤如下:
    〔1〕解释词的本义。本义就是最常见的意义。视状况而定,敏捷添加。
    〔2〕结合上下文,分析语境义。这是答题的关键。
    〔3〕联系中心。一般都需要回答对中心主题的作用。
    关键词饱含的情感,是为文章的主题服务的。因此理解关键词的含义最终要落到这个词表达了什么,说出该词语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下面结合具体事例来进一步说明。
    例1】魏巍的《我的老师》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目光发觉,她爱我们,并没有有意要打的意思。〞
    解析】“狡猾〞本是贬义词,“阴谋多端〞的意思,为什么要用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呢?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则知这是贬义词褒用,用以形容儿童天真顽皮的神态,小孩子用独属于孩童的心灵体会到老师并非要真的打他,从侧面表现了蔡老师对孩子的爱。
    例2】《老的小胡同》〔20XX年题〕〔9〕那时我是个穷孩子,可穷孩子也有买得起的玩具。两几个钱就能买支转个不停的小风车。去隆福寺买几个模子,黄土和起泥,就刻起泥饽饽。春天,大院的天空就成了风筝的世界。阔孩子放沙雁②,穷孩子也能用秫秸③糊个屁股帘儿。反正也能飞起,衬着蓝的天空,大摇大摆。当心坎儿可乐了,似乎自己也上了天。
    结合上下文,解释第〔9〕段中“大摇大摆〞一词,说说这个词都写出了什么。
    解析】这道题目就属于关键词理解题。由文章的整体意思我们可以发觉,正因为那时是一个穷孩子,所以他的自尊心非常强,不管做什么,他都不能让自己显得比别人差。所以看到不花什么钱的屁股帘儿也能飞起,衬着蓝的天空,大摇大摆,一点也不比阔孩子花钱买的精巧的沙雁风筝差,心里自然十分满足,大摇大摆的本义是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走路
神气的样子。在文中指的是风筝在空中的样子,用这个词来形容风筝,含有自己的情感。因此答案应为:写出“屁股帘儿〞飞起时摇摇摆晃的样子,表达了“我〞兴奋与满足的心情。
    20XX年中考语文之句子含义答题思路简析
    “推敲和体会文章中重点词句的意义和作用〞是初中语文学习课标中的明确要求,因此,词语含义和句子含义几乎成为逢考必出的一类题型,经常出如今现代文阅读的第二或者第三题,4到6分的分值,考频和分值都很高,要求学生必需把握。
    解答句子含义题的思路应当准两个方向,分三步走。
    两个方向是要回答句子的本义和深层意,要精确答出这两层意思,需要分三步思索。
    第一步从句子本身出发,出和解释关键字词,进而答出句子的本义,即表层含义。这里需要留意两点:一是遇到名词或者代词,要明确的回答出实际指代的内容,答题要明确;二是对于一些处于特别位置的句子,比方开头的总领句,结尾的总结句,以及中间的过渡句,要将总领、总结以及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概括答出,要求答题完好。
    第二步要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文章,分析句子与所在自然段,以及所在段落的关系,解答句子的深层含义。特别需要留意的是,此时的分析要结合具体事件或者具体的人物详情描写分析得出。
    第三步要联系文章的主旨,这是解答和分析句子深层含义的一部分。就句子而言,出如今文章开头、结尾、中间过渡的句子,以及文章中的抒情句和议论句,多需要联系主旨回答深层含义。就题型而言,要求理解句子含义,或者就某句话谈体会等题型,多需要联系文章主旨作答。
    在此特别强调,分析句子含义不能断章取义或者想当然,肯定要细读文章,联系上下文,并多总结答题模式与答题语言,就能娴熟把握此类题型。
    利用“替换法〞轻松仿句
    XX第二外国语学校 程勇
    仿句以考查学生对语法、修辞等学问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目的,要求学生依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与例句在形式上相同或相近,在内容上有紧密关联的句
    子。教学中,笔者总结出一种简便易行的可以快速精确地完成仿句题的方法
    ——“替换法〞。利用“替换法〞仿句不用管修辞、句式,甚至是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也不用管,只需做好以下四步即可完成:第一步,读懂原句意思;第二步,确定替换词语;第三步,更换替代词语;第四步,复查全句内容。
    利用“替换法〞仿句为什么如此简便易行呢?又是怎么操作的呢?下面,我们就用几个例
句来说明。
    1.赞颂英雄的句子:你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毅,你们的。
    2.伴侣,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盏光明的街灯,微笑是,微笑是,
    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3.盼望是如此的奇异,能让一个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在,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就没有力量能够摧毁我们心中的盼望。
    4.心灵是一棵树,而且是一棵会开花的树。在这棵树上,能开出耀眼的奇葩,也能开出素洁淡雅的小花,,。
加 的意思    第一步:读懂原句意思
    这一步要明白全句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是褒义还是贬义,句式是不是很工整,有没有限制条件等。
    例句1,仿句应当赞颂英雄;例句2,仿句应当给人以“温馨〞的感觉,而且句子要很工整;例句3,全句是主动向上的,仿句时应当注   
意“黑暗〞和“光明〞等反义词;例句4,这个句子是有限制的,受“会开花的树〞限制,应当
从“花〞的角度来仿,但由于例句的句式不是很工整,所以仿句的句式可以放宽一些。
    第二步,确定替换词语
    这一步,要求学生出要仿的句子中哪些词语不能动哪些词语则可以更换。这一要求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多训练几次他们就能轻易出要仿的句子中可以替换的词语。
    例句1中,意志、坚韧、刚毅可以替换;例句2中,一杯、浓浓的、咖啡、一盏、光明的、街灯可以替换;例句3中,黑暗、光明可以替换;例句4中,耀眼的、奇葩、素洁淡雅的、小花可以替换。
    第三步,更换替代词语
    就是用新词语更换可以替代的词语,但要尽量做到词性一致〔名词换名词,动词换动词,形容词换形容词〕、意思相合〔褒义词换褒义词,贬义词换贬义词〕、字数一致等。总之,就是要尽量让新句子在形式上和原来的句子一样。以例句1为例,“意志〞是名词,所以换它的词也必需是名词;另外,“意志〞是精神方面的而不是具体的事物,所以换它的词也应当是和精神有关的名词,如“心
    灵〞“思想〞“精神〞“胸怀〞等名词;此外,“坚韧〞和“刚毅〞是褒义词,且和“意志〞相关,所以换它的词应当是“崇高〞“宏大〞“纯净〞“善
    良〞“秀丽〞“宽广〞等;如此分析后只要更换相应的词语就可以完成仿句了。比方,例句1就可以仿出以下许多句子:
    〔1〕你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秀丽和宽广。
    〔2〕你们的心灵是那样的和善和纯净。
    〔3〕你们的精神是那样的崇高和宏大。
    第四步——复查全句内容
    这一步很重要,是要检查仿出的句子是不是合理,和原句是不是协调,有没有不恰当的地方等,假如有就要准时修改,以便和原句保持一致。比方,例句3学生不肯定能留意到“黑暗〞和“光明〞是一对反义词,甚至忽视贬义词在前褒义词在后,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复查中确定。我们先看一则学生失分的仿写案例: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书是波涛起伏的浪花;在人类启蒙的曲径上,书是〔耐人寻味的启迪\精彩奇异的锦囊\曲折回环的捷径\暖和光明的太阳〕;在科学学问的园地里,书是〔园丁灌水的水壶\无边无际的大海\嫩绿茂盛的野草〕。
    这一案例中,括号里的仿写虽然在形式方面基本上是对的,但由于没有留意到“长河〞和“浪花〞是包涵性的附属关系,所以就没有留意替换上去的词语和“曲径〞“园地〞等的关系,
所以都错了。至于“野草〞,虽然和园地有包涵关系,但由于没有留意整个句子的美感,所以也错了。
    总之,利用“替换法〞仿句的最大好处就是学生很简单把握,只有四步,学生好学好记,实际仿写起来也很轻松。值得留意的是,利用“替换法〞仿句时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留意:一是出的词语很难构成合理的句子时不要纠缠,而是应当英勇地更换其他词语;二是要留意整个句子是不是合理;三是不要仿出让人看不懂的句子。〔来源:《语文报·教师版》〕
    解释成语加点字的意思篇三:成语加点字解释
    成语加点字解释
    1.锋芒毕露:全部,都 2.义愤填膺:胸 3.叹为观止:赞美  4.坚持不懈:松懈 5.零乱不堪:能忍受 6.杂乱无章:条理 7.语无伦次:次序
    8.气冲斗牛:星宿名,泛指天空 9.进退维谷:是,指逆境 10.人迹罕至:稀有,到 11.人声鼎沸:水开
    12.荒草萋萋:形容草木生得茂盛 13.亦复如是:这 14.鲜为人知: 少
    15.可歌可泣:因感动而流泪 16.家喻户晓:明白,知道 17.妇孺皆知:孩子 18.鞠躬尽瘁:过度劳累 19.息息相关:呼吸 20.层出不穷:尽
    21.诗兴不作:起 22.仰之弥高:更加 23.锲而不舍:刻,放弃 24.兀兀穷年:劳累的样子 25.沥尽心血:滴 26.无暇及此:空闲27.目不窥园:从小孔偷看28.绝然不同:差得远29.警报迭起:屡次30.心会神凝:精神31.一反既往:已经,过去32.惹人注目:引起,招引33.声情并茂:草木茂盛34.一拍即合:马上35.参差不齐:大小不一致36.叱咤风XX:形容威力很大37.尽态极妍:秀丽,仪态38.浑身解数:解决困难的招数39.毛骨悚然:恐惧的样子40.怏怏不乐:不中意的神情41.姗姗来迟:形容走路缓慢42.耀武扬威:显扬
    43.芸芸众生:众多的样子 44.死得其所:地方 45.养精蓄锐:保养,锐气 46.孜孜不倦:不懈怠 47.妄下断语:胡乱,轻易 48.略胜一筹:筹码 49.秩序井然:有条理的样子 50.面面相觑:看 51.相得益彰:更加,明显 52.冻饿之虞:忧虑 53.聊以自慰:姑且 54.铤而走险:快走的样子 55.有过之无不及:超过,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