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dCap认证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与探索
航空发动机作为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其制造水平是体现一个国家 装备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航空发动机制造过程中的特 种工艺,更是航空零部件可靠性保障的重要技术,所以国外航空发动 机公司对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工艺批准尤其是特种工艺的批准尤其 严格 o Nadcap ( National Aerospace andDefence Contractor's Accreditation Programme),(国家航天与国防合同认可项目)是专门 针对特种工艺进行审核的国际性行业管理机构,可以进行针对客户需 求符合性的全而的、细致的专业评估。国际标准中的Spe-cial Process 在中文里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中可译作•特种工艺”或•特殊过程”,特 种工艺是一种产品实现过程所使用工艺方法的文件,特殊过程是指产 品实现所包括的输入、输出和活动,其中活动主要通过特种工艺方法 来实现。从文字字面理解还是有区别的,从质量控制的角度研究,对 特种工艺进行控制其实就是对特种工艺过程进行控制,即特殊过程控 制。
INadcap认证技术在航空装备制造业的推广探索
近年来,逐步探索在全面特种匸艺中实施Nadcap控制模式的改 进,先后在无损检测、激光、电火花、喷丸、电子束焊等专业上进行 了实践。初步梳理出了在设备、材料、检测、人员、
工装、工作环境 等方而存在的差异和问题,制定了针对性改进措施,使上述各专业的 过程控制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1.1团队组建
外贸转包业务与装备制造业,在项目控制程序、产品生产组织方 式、工艺控制、设备控制要求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加之装备制 造多年潜移默化形成的人员意识、组织文化及价值理念上也会有所差 别。为了很好地推动Nadcap认证技术推广应用,首先,组织需要建 立项目团队,并按特种工艺的专业项目成立若干个项目组,组长由各 专业领域的资深专家担任,负责各专业组的具体审核认证准备工作, 以推进推广项目的有效实施。
1.2与国际标准接轨
由于认证的驱动,引进了大量特种工艺的国际行业标准,如无损 检测专业按照Nadcap的要求,组织人员对照programme用法AC检查单进行了全而 检查,将涉及到的所有其它国际标准文件按其最新版次进行引进消化, 并积极实践。设备的校验也要与国际标准接轨,Nadcap项目要求必 须按照国际标准进行校验。在对于人员资质的培训考核方而,无损检 测专业应按照NAS410标准
建立内部人员资格认证程序,在内部培训 方面,完全按照Nad-cap的要求统一培训教材和考核标准。
1.3理念导入
在确定了试点推广对象后,组织应策划并开展对试点范围的各级 参与人员的Nadcap认证技术导入培训,首先实现理念与认知上与国 际标准接轨。实现统一认识、统一价值,并动员所有人员学习消化文 件,以落实相关要求;其次应针对专业上特殊要求,对相应人员进行分 层分级系统性专项培训,尤其是操作者与检验员,要从理论与技能进 行系统培训,实现技能水平满足要求。如在常规加工的改进项目中, 为了更好地体现常规加工工艺改进的意义,选取高价值的、旋转类寿 命控制件作为改进实施对象,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讲解为什么国外 公司要把关键转子类零件的常规加工作为特殊过程来控制,这样做有 什么好处,这些工艺实施特殊过程控制的意义一点也不亚于诸如热处 理焊接等传统特种工艺,使大家对特殊过程的认识与时俱进,改变广 大员工思想上认为常规加工和特殊过程不沾边的旧观念,为改进项目 的实施创造前提。
1.4 NADCAP现场审核主要特点
(1)有标准化的检查单;(2)审核员均是由30年以上该专业工 作经历的有经验的人员担任(有技术人员,也有经验丰富的操作工人);
(3)审核员重点关注工件(产品)的审核;(4)检查单充分关注现场 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包括细小的动作,要求操作有依据,记录及时、 详细,出现问题要有处理依据和处理记录,如果对产品质量有影响, 则必须对该影响作出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等。
NADCAP审核对每一个特种工艺的控制和操作过程进行单独审 核,注重过程能力和过程结果,关注过程所涉及到的所有因素以及过 程中每一个细小环节的控制,如:操作人员和检验人员对零件的拿放, 射线人员对暗室适应时间的控制,现场操作者对过程参数的记录时机 和方法、热处理专业中做硬度试验时压痕数量、间距的控制等。所以 不折不扣地按照NADCAP的检查单要求执行会使我们的特种工艺过 程得到全而有效的控制,从而稳定过程能力,保证产品质量。
2工艺可行性分析
针对识别的型号与确定的抽选件号,组织生产部门技术人员对确 定的改进件号的相应工艺按
Nadcap审核要求对其现有的工艺过程 进行梳理,出差异所在,根据实际情况和Nadcap控制要求,有针 对性地制订改进措施建议,主管技术部门应组织对各相关生产部门上 报的差异分析和改进建议进行审查,必要时组织评审讨论,最终形成 可实施的改进计划方案,经批准后下发。
3完善控制要求
Nadcap项目推广的驱动下,通过引进大量特种工艺的国际行 业标准,逐步策划并建立各专业的控制总程序,使各专业的管理更系 统化,更具可操作性。如在无损检测业务的控制管理方而,Nadcap項 目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管理从口头化向文件化、系统化的转变,促进 了技术管理的正规化。以前的质量体系审核对于像无损检测这样的特 种工艺只是检查到一个控制框架和必要的记录,对其实施细节并未给 予更多规定,在Nadcap项目的推动下,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建立 了 40份以上的控制程序,使得各专业的管理更系统化,更具可操作 性。
4加强执行管控
基于完善的特种工艺各项控制要求与程序,在严格执行的同时, 组织更应做好过程评估,应严格按照涉及的专业Nadcap的检查单进 行仔细的内审评估,要特别关注技术细节,进行技术性的、深层次的 内审,要将更多的检查精力用于见证实际操作过程是否正确,这也是 与质量体系审核存在的显著区别。针对审核发现的不符合项,组织要 严格按照Nadcap要求的改进模式,认真进行根原因分析,从系统上 采取措施解决,以不断改进特种工艺过程控制。
如对铳加工现场的人、机、料、法、环、测各个方面按照Nadcap 要求进行检查时,对冷却液进行现场抽样检测发现实际浓度是11%, 超出了标准上限10%的要求。对此问题组织内部团队进行深入的分析, 发现厂房现场干燥,水分蒸发易导致浓度超上限,原有的每周一次的 检查频次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而且检查中以是否超过20%的要求作为 更换标准也是不科学的,为此,修订了冷却液控制程序,将检车频次 由每周一次改为每周两次,将控制上限由标准的10%改为9.5%,当检 查中发现浓度高达95%时就要进行及时调整,起到预防的作用,从根 本上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
5推广效果评估
通过在特殊过程的控制中推广Nadcap模式的改进,使得各个专 业的控制实现了从主要满足
国内标准向满足更加严格的国际标准的 转变,表现在设备控制方面,使得精度等级高了,设备的保证能力提 高了,客户的信心增强了;更重要的是,校准系统的水准也得到了提高, 真正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技术管理更加系统化、正规化,所有过程均有相应的程序予以规 范化管理;还锻炼了人员,打造了优秀的团队,促进技术和质量的紧密 结合。
工艺过程文件更加细化,在孔加工、拉削工艺中按照Nadcap的 要求实施了严格的换刀点控制,零件的表而完整性得到全面提高。
经过对航空产品特种工艺过程的监督、审核,发现了特种工艺设 备没有按规定的要求进行配置或按规定进行相关性检测等,设备不能 满足要求,特种工艺指导文件编制不够细化等问题。如果只进行质量 管理体系的审核,这些隐蔽性的问题不易被发现,而这些问题往往会 对产品质量带来直接的影响。在发现问题后,我们对责任单位提出了 整改要求和技术支持,坚持做到现场验证,有效地保证了特种工艺制 造过程的控制能力,保证了军品特种工艺制造质量。
几年来,通过NADCAP审核技术在航空产品特种工艺制造过程 的推广和应用,军品的质量损失率连续三年完成了目标值,并保持稳 定下降,这也说明了在航空产品中推广应用NADCAP审核技术是成 功的。通过实践,我们确定了下一步待改进的几个方面:
1    对腐蚀、喷漆、电镀等简单、常用的特殊工艺应编制标准 检查单,利于统一标准,明确要求,规范操作;
2)    细化特种工艺专业划分,突出各专业控制要点与核心环节;
3)    补充、完善航空产品特种工艺现场操作性指导文件。
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通过借鉴NADCAP认证技术的推广应用, 不断加深了我们对特种工艺核心环节的理解、掌握与应用,对于提高 航空产品的实物质量具有促进和保证作用,也对提高我国装备制造质 量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6结束语
根据相关文献资料介绍,我国航空转包企业通过NADCAP认证 后,外贸产品交付的合格率
大幅度提高,由转包生产初期认证前的50% 左右上升到目前95%左右,说明通过NADCAP认证后对航空产品的 质量提升是十分明显和有效的。Nadcap倡导的问题解决機制反映了 国际上著名的各主要航空业制造公司的综合要求,是目前最严谨的, 极其务实,讲求实效,考核严格,要求是刚性的,严格遵守这些要求, 将使特种工艺过程质量取得巨大进步,从而保证了航空产品的实物质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