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互联⽹平台架构及需要具备四个基本功能
⼀、⼯业互联⽹内涵
对于⼯业互联⽹业界⽐较认可的定义是:⼯业互联⽹平台是⾯向制造业数字化、⽹络化和智能化需求,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效配置的⼯业云平台。⼯业互联⽹是通过构建精准、实时、⾼效的数据采集互联体系,建⽴⾯向⼯业⼤数据存储、集成、访问、分析、管理的开发环境,实现⼯业技术、经验、知识的模型化、标准化、软件化、复⽤化,不断优化研发设计、⽣产制造、运营管理等资源配置效率,形成资源丰富、多⽅参与、合作共赢、协同演进的制造业新⽣态。
⼯业互联⽹都可以⽤以下三句话来概括:
第⼀,数据采集是基础。起本质是利⽤泛在感知技术对多源设备、异构系统、运营环境、⼈员信息等要素进⾏实施⾼效采集和云端汇聚。
第⼆,⼯业PaaS是核⼼。其本质是在现有成熟的IaaS平台上构建⼀个可扩展的操作系统,为⼯业应⽤软件开发提供⼀个基础平台。
第三,⼯业APP是关键。主要表现为⾯向特定⼯业应⽤场景,激发全社会资源推动⼯业技术、经验、只
是和最佳实践的模型化、软件化、在封装,让⽤户可以通过对⼯业APP的调⽤实现对特定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
⼆、⼯业互联⽹平台体系架构
从⼯业互联⽹定义来看,⼯业互联⽹平台需要具备四个基本功能。
⼀是需要实现将不同来源和不同结构的数据进⾏⼴泛采集;sql语句实现的四种功能
⼆是需要具备并⽀撑海量⼯业数据处理的环境;
三是需要基于⼯业机理和数据科学实现海量数据的深度分析,并实现⼯业知识的沉淀和复⽤;
四是能够提供开发⼯具及环境,实现⼯业APP的开发、测试和部署。因此,⼯业互联⽹平台体系架构必须能完全实现这四个功能,即涵盖边缘层、IaaS层、⼯业PaaS层、⼯业SaaS层以及贯穿上述各层级的安全防护。其中,边缘层、平台层、应⽤层是⼯业互联⽹平台的三⼤核⼼层级。
图1 ⼯业互联⽹平台体系架构
⾸先,边缘层是基础。在平台的边缘层,对海量设备进⾏连接和管理,并利⽤协议转换实现海量⼯业
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同时,通过运⽤边缘计算技术,实现错误数据剔除、数据缓存等预处理以及边缘实时分析,降低⽹络传输负载和云端计算压⼒。
其次,平台层是核⼼。在通⽤PaaS架构上进⾏⼆次开发,实现⼯业PaaS层的构建,为⼯业⽤户提供海量⼯业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服务,并能够积累沉淀不同⾏业、不同领域内技术、知识、经验等资源,实现封装、固化和复⽤,在开放的开发环境中以⼯业微服务的形式提供给开发者,⽤于快速构建定制化⼯业APP,打造完整、开放的⼯业操作系统。
最后,应⽤层是关键。通过⾃主研发或者是引⼊第三⽅开发者的⽅式,平台以云化软件或⼯业APP形式为⽤户提供设计、⽣产、管理、服务等⼀系列创新性应⽤服务,实现价值的挖掘和提升。
2017年⼯业互联⽹产业联盟发布的《⼯业互联⽹平台⽩⽪书》中,将泛在连接、云化服务、知识积累、应⽤创新归结为⼯业互联⽹平台的四⼤特征。
(1)泛在连接。即具备对设备、软件、⼈员等各类⽣产要素数据的全⾯采集能⼒。
(2)云化服务。即实现基于云计算架构的海量数据存储、管理和计算。
(3)知识积累。即能够提供基于⼯业知识机理的数据分析能⼒,并实现只是的固化、积累和复⽤。
(4)应⽤创新。能够调⽤平台功能及资源,提公开放的⼯业APP开发环境,实现⼯业APP创新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