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读稿件应注意的事项
  1. 文字差错。包括错别字、多字、漏字、错简、错繁、互倒、异体字、旧字形等,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错别字。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合称。像字但不是字叫做错字;是字但用在此处不当的字叫做别字。通常说的错别字,主要是指别字。文字差错还有一种类型,即外文字母使用错误和汉语拼音错误。常见的错误有:各文种字母混用;大小写、正斜体不符合规范;汉语拼音违反《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及声调标注错误。
   2. 词语差错。常见的词语差错有:(1)错用词语;(2)褒贬不分;(3)异形词选用不符合规范;(4)生造词;(5)错用成语。
  3. 语法错误。包括词法错误和句法错误。
   常见的词法错误有:(1)名词、动词、形容词使用不当;(2)数量表达混乱;(3)指代不明;(4)副词、介词、连词使用不当。
    常见的句法错误有:(1)搭配不当;(2)成分多余或残缺;(3)语序不当;(4)句式杂糅;(5)歧义;(6)不合事理。
    4. 标点符号使用差错。标点符号有两大类:点号(7个)和点号(9个)。
    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差错,主要是点号错用:
    1)该句断的不用句号;
    2)句子内部该停顿的地方没用逗号,不该停顿的地方误用逗号;
    3)非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顿号,没有停顿的并列词语之间误用顿号,不同层次的停顿使用顿号造成结构层次混淆;
    4)滥用分号,如并列词语之间误用分号,非并列关系的单重复句内分句间误用分号,不在第一层的并列分句之间误用分号,应该用句号断开的两个独立的句子误用分号;
    5)有疑问词但并非疑问句误用问号;
    6)有惊叹词但并非惊叹句误用叹号;
    7)整句引文误将句号置于引号外,非整句引文误将句号置于引号内。
    8)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误用阿拉伯数字或两个汉字数字之间误用顿号。
    5.数字的用法。
    1)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①统计表中的数据,如正负数、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例;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如20世纪80年代),其中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1990年不应简作90年),199093日写作1990-09-03,中间用半字线;时、分、秒;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应避免断开、移行;代号、代码、序号、引文标注用数字;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表示数值的范围时,用浪纹式连接号,如150千米~200千米。
    2)要求使用汉字的情况:
    ①一般文章中带的,如二十几,三十几,都要用汉字;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等只能用汉字,如二九师、五四运动、第三季度、八国联军、十三届四中全会等;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如丙寅年十月十五日、八月十五中秋节等;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这类纪
年不应与公历月日混用,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如秦文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22年);含有日月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如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九一三事件等。
    对于文章中不特别强调数字用汉语表示的,用阿拉伯数字、汉语表示都行,但若多次出现,要前后一致(如一篇文章中有多个数字,前面用汉字,后面也就全用汉字,不能既用汉字,又用阿拉伯数字)。竖排标题及竖排行文中涉及的数字除必须保留的阿拉伯数字外,一律用汉字。必须保留的阿拉伯数字、外文字母和符号均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放置。
    3)相邻的两个数字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得用顿号顿开。
    6. 注意栏目是否齐全,内容是否与栏目对应,各科的知识点要正确,知识点的叙述要符合逻辑和各科的特点,题目和答案要正确、对应(不能多答案或少答案),各栏目的格式和字体要统一,不统一的要标出来并改正。
    7. 理科类的书稿,要特别注意插图、表格、数学式、化学式是否有文字或符号错误,图、
表是否与行文提及的内容相符。数学中的整体公式、正负号,化学中的化学式、方程式等,折行处要尤其注意,正负号要随着数字或字母是一个整体,不能分散(如正负号在上一行最末,数字、字母在下一行开头),化学式是一个整体,也不能随意折行(如:NaHCO3,不能一半在前一行末,一半在后一行首,中间用连字符连接)
    8.需要统一检查的问题。
    1)根据正文标题核对目录上的标题和书眉上的篇名、章名,检查文字是否一致,页码是否相同;
    2)检查正文各级标题的字体、字号、占行和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级标题字体、字号、占行和位置是否一致,书眉双页、单页上的标题是否符合规范;
    3)正文各部分有序号时要查序号是否按顺序编排,有无遗漏或重复的,答案中的单元或章节名称要和正文对应,如有增减内容,下文总结性语言要和增减后的内容对应(如原来有四部分,变为三部分后总结时不能说综合以上四部分),同时答案也要相应变化;
    4)检查插图的形象与文字说明是否相符;
    5)检查图表、公式与正文是否衔接,图表、公式的编序形式是否正确(全书要统一,最好以单元或章节为单位),序码(应连续)有无缺失或重复;
    6)检查表格和公式的格式是否规范,表格跨页和公式转行是否符合规范,公式的变形是否正确;(表格跨页时下页的表格要有同样的表头,表格上有续表写明,表格外框线为反线或粗线,表中的线为正线或细线)
    7)检查正文注码与注文注码是否相符,参见、互见页码是否准确;
    8)检查前言()、后记()、内容提要等指示性文字,与正文内容是否相符。
    9.事实性错误。常见的有:事实有误;年代有误;数据有误。内容表述违反了有关的客观事理、事实,主要是根据上下文内容推断出来的相互矛盾之处,如某书谈到一个单位近几年来为职工共建宿舍10000多平方米,该单位有100多人,平均每人有30多平方米。这组数字中就含有事实性错误。
   10.知识性错误。要注意防范一般知识性错误,更要特别注意防范伪科学和反科学。知识性错误是指内容表述中涉及的有关知识不正确。造成知识性错误的原因一是对相关的科学知
识不甚了解,二是错用文字或标点符号所致。按其成因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对相关科学知识不了解形成表述错误。如这样的描述:黄河源于河套,而河套在内蒙和宁夏境内,黄河并非源于河套,而是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
    (2)误用文字或标点符号致错。如将电解质错成电介质,就使一种能导电的化合物错成了绝缘体;将声纳错成声呐,就使一个物理量成了一种水声定位器。
  11.政治性错误。
    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政治观点错误,二是政治倾向性错误,三是政策性错误,四是国名、人名、重大事件等因录排误植造成的政治性差错。这些错误要注意。
两个表格核对重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