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机调度算法实验总结
1. 引言
处理机调度算法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如何合理地分配处理机资源,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对不同的处理机调度算法进行比较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算法。
2. 实验设计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三种常见的处理机调度算法进行比较,分别是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作业优先(SJF)和时间片轮转(RR)。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2.1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开发工具:C语言编译器
2.2 实验步骤
1.设计并实现三个处理机调度算法的代码;
2.编写测试用例,包括不同作业的到达时间和服务时间;
3.运行代码,记录每个作业的等待时间和周转时间;
4.分析和比较三种算法的性能指标;
5.总结实验结果。
3.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运行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
3.1 先来先服务(FCFS)
等待时间:
1.作业1:0
2.作业2:10
3.作业3:15
周转时间:
4.作业1:10
5.作业2:20
6.作业3:25
3.2 最短作业优先(SJF)
等待时间:
7.作业1:0
8.作业2:5
9.作业3:10
周转时间:
10.作业1:5
11.作业2:15
12.作业3:20
3.3 时间片轮转(RR)
等待时间:
13.作业1:10
14.作业2:5
15.作业3:0
周转时间:
16.c语言编译器怎么用文件格式提交作业作业1:20
17.作业2:15
18.作业3:10
4.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4.1 先来先服务(FCFS)
优点:简单易实现;
缺点:平均等待时间较长,不适用于长作业。
4.2 最短作业优先(SJF)
优点:平均等待时间最短;
缺点:无法预测作业的运行时间,可能导致长作业等待时间过长。
4.3 时间片轮转(RR)
优点:对长作业有较好的响应时间;
缺点:平均等待时间较长,不适用于短作业。
5.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三种常见的处理机调度算法,并通过实验数据对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算法,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6. 参考文献
张铭. 操作系统教程[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8.
王道考研. 计算机操作系统[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