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芯片组BIOS设置和RAID设置简单介绍
一、什么是RAID?其具有哪些常常利用的工具模式?bios setup
  即然提到了RAID磁盘阵列,那么咱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RAID?所谓的RAID,是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简称,中文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由1987年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出的,初衷是为了将较廉价的多个小磁盘进行组合来替代价钱昂贵的大容量磁盘,希望单个磁盘损坏后不会影响到其它磁盘的继续利用,使数据加倍的安全。RAID作为一种廉价的磁盘冗余阵列,能够提供一个独立的大型存储设备解决方案。在提高硬盘容量的同时,还能够充分提高硬盘的速度,使数据加倍安全,加倍易于磁盘的管理。
  了解RAID大体概念以后,咱们再来看看RAID的几种常见工作模式。
  一、RAID 0
  RAID 0是最先出现的RAID模式,即Data Stripping数据分条技术。RAID 0是组建磁盘阵列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只需要2块以上的硬盘即可,本钱低,能够提高整个磁盘的性能和吞吐量。RAID 0没有提供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是实现本钱是最低的。
  RAID 0最简单的实现方式就是把N块一样的硬盘用硬件的形式通过智能磁盘控制器或用操作系统中的磁盘驱动程序以软件的方式串联在一路创建一个大的卷集。在利用中电脑数据依次写入到各块硬盘中,它的最大长处就是能够整倍的提高硬盘的容量。如利用了三块80GB的硬盘组建成RAID 0模式,那么磁盘容量就会是240GB。其速度方面,各单唯一块硬盘的速度完全相同。最大的缺点在于任何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将会受到破坏,靠得住性仅为单唯一块硬盘的1/N。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出一了RAID 0的另一种模式。即在N块硬盘上选择合理的带区来创建带区集。其原理就是将原先顺序写入的数据被分散到所有的四块硬盘中同时进行读写。四块硬盘的并行操作使同一时刻内磁盘读写的速度提升了4倍。
  在创建带区集时,合理的选择带区的大小超级重要。若是带区过大,可能一块磁盘上的带区空间就可以够知足大部份的I/O操作,使数据的读写仍然只局限在少数的一、两块硬盘上,不能充分的发挥出并行操作的优势。另一方面,若是带区过小,任何I/O指令都可能引发大量的读写操作,占用过量的控制器总线带宽。因此,在创建带区集时,咱们应当按如实际应用的需要,慎重的选择带区的大小。
  带区集虽然能够把数据均匀的分派到所有的磁盘上进行读写。但如果是咱们把所有的硬盘都连接到一个控制器上的话,可能会带来潜在的危害。这是因为当咱们频繁进行读写操作时,很容易使控制器或总线的负荷超载。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建议用户能够利用多个磁盘控制器。最好解决方式仍是为每一块硬盘都配备一个专门的磁盘控制器。
  虽然RAID 0能够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更好的性能,可是整个系统是超级不靠得住的,若是出现故障,无法进行任何补救。所以,RAID 0一般只是在那些对数据安全性要求不高的情形下才被人们利用。
  二、RAID 1
  RAID 1称为磁盘镜像,原理是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也就是说数据在写入一块磁盘的同时,会在另一块闲置的磁盘上生成镜像文件,在不影响性能情形下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靠得住性和可修复性上,只要系统中任何一对镜像盘中至少有一块磁盘能够利用,乃至能够在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题时系统都能够正常运行,当一块硬盘失效时,系统会忽略该硬盘,转而利用剩余的镜像盘读写数据,具有专门好的磁盘冗余能力。虽然如此对数据来讲绝对安全,可是本钱也会明显增加,磁盘利用率为50%,以四块80GB容量的硬盘来
讲,可利用的磁盘空间仅为160GB。另外,出现硬盘故障的RAID系统再也不靠得住,应当及时的改换损坏的硬盘,不然剩余的镜像盘也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系统就会崩溃。改换新盘后原有数据会需要很长时刻同步镜像,外界对数据的访问不会受到影响,只是这时整个系统的性能有所下降。因此,RAID 1多用在保留关键性的重要数据的场合。
  RAID 1主如果通过二次读写实现磁盘镜像,所以磁盘控制器的负载也相当大,尤其是在需要频繁写入数据的环境中。为了避免出现性能瓶颈,利用多个磁盘控制器就显得很有必要。
  3、RAID0+1
  从RAID 0+1名称上咱们即能够看出是RAID0与RAID1的结合体。在咱们单独利用RAID 1也会出现类似单独利用RAID 0那样的问题,即在同一时刻内只能向一块磁盘写入数据,不能充分利用所有的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咱们能够在磁盘镜像中成立带区集。因为这种配置方式综合了带区集和镜像的优势,所以被称为RAID 0+1。把RAID0和RAID1技术结合起来,数据除散布在多个盘上外,每一个盘都有其物理镜像盘,提供全冗余能力,允许一个以下磁盘故障,而不影响数据可用性,并具有快速读/写能力。RAID0+1要在磁盘镜像中成立带区集至少4个硬盘。
  由于咱们这次只是介绍家用台式机如何组建RAID磁盘阵列功能,目前主流的主板也只是提供这三种组建模式,因此其它诸如服务等的高级RAID模式,这里咱们将再也不过量的介绍。
 二、主板芯片组RAID控制芯片介绍
  Intel南桥芯片ICH5R、ICH6R集成有SATA-RAID控制器,但仅支持SATA-RAID,不支持PATA-RAID。Intel采用的是桥接技术,就是把SATA-RAID控制器桥接到IDE控制器,因此能够通过BIOS检测SATA硬盘,而且通过BIOS设置SATA-RAID。当连接SATA硬盘而又不做RAID时,是把SATA硬盘看成PATA硬盘处置的,安装OS时也不需要驱动软盘,在OS的设备管理器内也看不到SATA-RAID控制器,看到的是IDE ATAPI控制器,而且多了两个IDE通道(由两个SATA通道桥接的)。只有连接两个SATA硬盘,且作SATA-RAID时才利用SATA-RAID控制器,安装OS时需要需要驱动软盘,在OS的设备管理器内能够看到SATA-RAID控制器。安装ICH5R、ICH6R的RAID IAA驱动后,能够通过IAA程序查看RAID盘的性能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