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story
封面cover  story 封面
D igital
E conomy
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为众、企业、政府带来了巨
大的数字红利。众以数字经济为桥梁,获取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企业通过数字经济的大力开展,实现生产效益的有效提升;政府以数字经济为支撑,构建了更便利、优质的政务服务。IDC 调研显示,2019年和2018年混合云应
用状况的对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混合云当做未来基础架构建设的主流模式。2018年在用混合云的只有36%,在2019年这个数字就已经超过了一半,大多数用户正处于开始采取公有云和本地混合云的管理模式。为满足时代需
求,企业依托各类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平台,将各类业务数据上云,打破空间限制,提高工作效率。
曹衡康(Victor T sao)
红帽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曹衡康拥有30余年的领导软件硬件业务、咨询服务及渠道管理经验。作为红帽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曹衡康主管大中华区的总体业务运营。在加入红帽公司前,他曾担任SAP 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大数据与平台事业部总经理职务。他还曾在IBM、AspenTech、戴尔、i2、APC、Citrix(思杰)等领先的科技类公司担任高层主管及总经理等职务。曹衡康已在中国大陆工作、生活了20余年,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化学工程专业。
王育林
金山云CEO
2020年带领金山云成功登陆纳斯达克。2019年带领金山云重点突破政企、金融行业,承建国内首个数字金融一体化服务平台,跻身全球公有云IaaS 服务商前十。2018年带领金山云全面布局政企、金融、医疗、工业、传媒、教育、地产等企业级市场,并且完成D 系列7.2亿美元融资,成为当时国内估值最高的独立云服务商。同年,在IDC 发布的中国公有云市场报告中,金山云位居互联网云计算前三。
《数字经济》对话头条三  混合云
混合云大势所趋 ,上云已成数字转型标配
(排名不分先后)
D igital
E conomy 混合云大势所趋
上云已成数字转型标配
《数字经济》杂志:在IDC发布的云计算十大预测中,多云/混合云、云原生的预测过半,因此推算这两个方向将成未来主流发展趋势,为迎接新发展挑战,您认为云服务商要做好哪些技术准备及应对策略?
曹衡康:我们处在一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IT技术及其承载的上层业务一直处于互相驱动的循环中:IT技术发展较快的领域技术驱动业务,如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驱动了以数据分析为基础业务的爆发;业务变化较快的领域反过来驱动技术,如程序员人工的不足催生low code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新冠等改变时代和世界的因素不断催生的今天,云服务商要有能力分析和预估云用户业务和关注点的发展变化,准行业内的技术定位,将自身在业态内的分工做精做强,实现与云用户的共生共赢。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级客户考虑混合云和云原生,他们就会发现有非常多的事情需要考虑,比如统一的监
控和管理、安全、应用如何改造等等。云服务商的角就是要去繁从简,为客户企业级的用户提供开箱即用平台和技术,让客户能轻松使用,因此云服务商需要能提供平台,考虑四方面内容:
标准化:为多云/混合云提供一组通
云计算培训 机构真正linux
用基础架构和平台,这样可以简化部署
和管理。
安全化:统一企业级的云安全保障,
从操作系统到容器平台等,提供全方位
的安全保障。
生态化:尽管当前大多数公共云供应
商都提供类似的服务,但云之间几乎没
有标准化。即使云平台之间的微小差异
也会引起用户的头痛,从而降低生产力。
因此公有云服务商要和云服务商共同设
计和认证,以确保技术能够协同工作;
开放化:当前技术潮流不断日新月
异,开放意味着发展,因此云服务商要
尽可能提供开放的技术能力,这样才能
更好的服务于客户。
应对策略:
1.通过构建生态更好的发展技术,
满足客户需求。
2.通过技术赋能的方式,帮助客户
提升混合云、云原生的能力,通过客户
的反馈也不断迭代提升产品的功能,达
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王育林:云计算2.0时代,IT设施
与客户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云计算1.0
时代主要完成了IT服务的云化;云计算
2.0时代,用户需求正从基础资源优化转数字经济官方
赛迪网官方
cover story 封面
向业务效能的提升,混合云/多云、云原生无疑将是云2.0时代的技术主旋律。
对云服务商而言,是否具备全面云原生化的产品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技术实力的象征之一。云厂商要积极拥抱云原生发展趋势,持续深耕,打造更加完备的云原生产品生态,给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云基础架构和平台设施,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混合云/多云是云计算2.0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随着企业开始更多地将应用作为软件服务来获取,混合云/多云架构正在成为企业部署应用的新常态, 云厂商一方面要从产品层面做好布局,如以容器等为代表的产品,在技术层面上可以屏蔽不同云的异构性,大幅提升混合云/多云环境下应用的交付效能。另一方面,云厂商可以强化自身云能力的输出,当前,很多公有云服务商已经推出了专有云服务,在用户的数据中心部署一套与公有云架构相同的系统方案,能够实现公有云能力输出,用户本地私有化部署,提升自身云服务竞争力。此外,利用混合云/多云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异构云环境,也是可能的应对策略。
《数字经济》杂志:在数字经济时代,越来越多企业和机构从传统架构全面转向云架构,企业上云已经成为大趋势,当前业界有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多种选择,您怎么看待企业上云?混合云的优势有哪些?
王育林:在数字经济变得越来越主流的时代,上云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企业在选择上云时,需要厘清自身发展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不同的上云模式。
混合云正逐步成为企业用云的主流模式之一。除了用户的应用比例不断提高,各大厂商也在混合云市场持续发力,多云管理、云网协同和安全方面能力的提升,加速了混合云在各个行业的深入应用。
对多数中大型企业来说,混合云是综合成本最优的方案之一,成熟稳定的常量业务通过私有云来满足,而弹性部分通过公有云满足, 既保证业务的安全性,又实现了资源的动态扩展和灵活管理,是实现公有
资源与私有资源平衡的完美解决方案。
曹衡康:当今企业上云有两大特点:
第一,企业上云是个持续动态而非一蹴而就的过程。IDC最近的研究发现,随着企业上云的加快,业务系统在不同云供应商,甚至是不同种类云间的切换也越来越频繁,这也是新一代的云原生应用为支持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对云基础架构提出不同要求的体现。
第二,是对于有一定IT规模的企业,上云混合化已经是常态,而不是过程。业务系统对云基础架构的要求就像我们对出行方式的要求,单车不会因为汽车的普及而消失,而是会在进化为共享单车后与公共交通、私有汽车等不同方式更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好的服务“出行”这个目标。同理,能提供更灵活选择的混合云才是未来云原生应用的归宿。
企业上云已经不仅仅是利用云上计
D igital
E conomy
算资源的阶段,云上已经能够提供更多的IT应用服务。但是随着企业在云上使用的服务越来越多,很多
企业开始意识到安全性、可靠性、技术路线连贯性、IT架构可持续性,都是在上云过程中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这个过程会因为企业自身的发展状态和目标的不通,要综合考虑。混合云是企业能够依托当前IT 积累,又快速使用云上服务的IT建设模式,可以减少既有系统改造周期和成本,又能响应业务最新需求,扩展依托于互联网的多渠道、移动化业务,企业可以稳步解决上云过程中的问题,逐步建立能力。
《数字经济》杂志:贵公司是什么时候开始做混合云业务的?在混合云上的整体布局是怎样的?
曹衡康:红帽公司自2012年提出“开放混合云”的概念,自那时起我们就看到了未来云基础架构开放化、混合化的必然趋势,至今“开放混合云”都是红帽公司的核心战略,也是我们最有信心能为用户提供价值的领域。
红帽在“开放混合云”框架指导下的布局有三大核心:
第一,提供混合云基础架构。实现用户应用与云基础架构的解耦,将用户对不同云供应商的选择权真正交还到用户手中。同时大大降低用户应用在不同云供应商间迁移切换的成本及复杂度。
第二,指导构建及承载云原生应用。迅速的构建及承载应用是企业将“创意”转化为“价值”的最短路径。国外的谷歌、特斯拉,国内的阿里、招商银行,今天各行各业佼佼者的成功大都以此为基础。云原生是公认的构建未来应用的最佳方式。红帽为云原生应用从构建到承载再到消亡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了完整的工具链以及手把手式的实战教学,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用户在向云原生转型时的成功率。
第三,统一的管理及自动化。每次IT技术的革新都会带来新的管理挑战,云原生中的容器化、为服务化及DevOps,更是要求IT管理者能以全新的视角和方式与IT资源进行交互。红帽提供了面向这一新时代的完整自动化理论、实践及工具,使云用户能实现横跨开发及运维,乃至贯穿整个IT组织的新时代管理。
整体布局:
搭平台:帮助客户构建底层稳定可靠的平台(收购CentOS,StackRox);
扩功能:提供多云管理、边缘计算、支持GPU等能力扩充,提供功能完整的平台。
赋能力:为用户提供云原生规划、改造和迁移等多种赋能服务,帮助客户上得去云、用得好云。
建生态:通过本地化合作伙伴构建完整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更快速的服务响应能力。
王育林:金山云自2015年在业界首批推出混合云解决方案以来,持续优化自身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力,经历数次重要版本升级,在2017年成功打造出业内最完备的混合云产品矩阵,为用户提供全面优质的混合云服务;2018年,
cover story 封面
正式发布了混合云解决方案2.0;近几年也持续在混合云上加速迭代。
在混合云/多云的布局上,金山云推出了专有云银河平台,和公有云基于同源技术,让客户能够快速获取与金山云公有云相同的IT能力,在内部即可拥有与公有云体验一致的服务,通过在银河平台统一管理专有云和金山公有云的资源,给客户带来一致的体验感受。
金山云拥有KCMP多云管理平台和 KAMP多云应用发布平台,可实现多云和异构资源的协同管理,提供从基础资源到应用层面的全面支持,提升多云/混合云管理效率。
《数字经济》杂志:您怎么看待混合云的发展趋势?可否就某一个应用场景讲一讲贵公司在混合云方面的落地情况?王育林:混合云的一个发展思路,就是要将私有云作为公有云的延展,而不是反过来将公有云看作私有云的升级。公有云基于大场景实践向企业提供私有化部署,可以让企业享受到规模化带来的效率红利。而像这样基于同源架构打造的混合云,具备全栈输出、多场景、一站式构建等优势,当前,金山云混合云已经在互联网、金融、公共服务等领
域全面落地。
曹衡康:在红帽看来,混合云的趋势会是“开放化+多云化”。多云化指云用户与云服务商间的关系应该更像我们出行时与约车软件间的关系:打出租车的时候用滴滴,打高档轿车的时候用网易,更多的时候哪家给的优惠力度大就选择哪家,而不会被某一家绑定。开放化指云用户自身要积极利用中立的技术构建自己的混合云技术栈,依靠技术手段掌握多云化中的主动权。
全球而言,基于红帽OpenShift打造混合云架构的企业用户超过2600家。在中国,也有很多企业用户利用开源技术实现了变革,比如海信、中国农业银行、格力等。
例如,格力电器公司现在已经基于传统销售方式,通过直播加上自身的电商平台,形成了新的零售方式。在新制造方面,格力电器部署红帽OpenShift,构建了混合云和DevOps平台,统一了研发系统技术框架和流程,帮助开发人员快速进行软件开发工作。此外,公司采用红帽企业Kubernetes和DevOps平台,通过容器即平台对其应用进行现代化改造,开发团队还可以通过自助服务开发门户而快速访问多个云环境中的资源,让自己在使用公有云的时候有更大的选择性。
《数字经济》杂志:混合云能够为用户带来最大的、最明显的收益体现在哪些方面?贵公司可以为用户提供哪些优质服务?能否举例说明?
曹衡康:混合云的收益我想引用国际权威IT机构IDC在2019年一份调查中的数据。这份数据是超过100个使用红帽OPENSHIFT解决方案构建混合云客户的平均收益:新应用开发及部署能力达到原来的2倍、IT运维团队效率提升近50%、预计5年IT运行成本降低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