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技术和⽂件系统都以数据⽂件的形式组织数据,但是⼆者的本质不同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是按三级模式组织,⽤户使⽤的数据是由外部存储器中真实存在的数据经过两级映射⽽得到。其次,数据库中的数据⽂件之间的联系是由DBMS⾃⾝实现的,⽽与应⽤程序⽆关。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数据库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数据结构化
  数据结构化不仅指数据库中数据⽂件⾃⾝是有结构的(由记录的型体现),更重要的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件以特有的形式相互联系。
  (2)数据独⽴性⾼
  数据独⽴性简单地讲是指数据独⽴于应⽤程序,即⼀⽅的改变不引起另⼀⽅的改变。数据库系统的⼆级映像保证了独⽴性的实现。
  ⾸先,当内模式发⽣改变时,例如,更换存储设备、改变⽂件的存储结构、改变存取策略等。可以通过重新定义模式到内模式的映像⽽不⽤改变模式。模式不变,则作为其逻辑⼦集的⼦模式不变,从⽽建⽴在⼦模式上的应⽤程序不变。这⼀层的独⽴性称为物理独⽴性。物理独⽴性可以使得在系统运⾏中调整物理数据库以改善系统效率⽽不影响应⽤程序的运⾏。
  其次,当模式发⽣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实体和增加新的属性。可以通过重新定义⼦模式到模式的映像以保证⽆关的⼦模式不受影响。⼦模式的改变不会影响到模式。这⼀层的独⽴性称为逻辑独⽴性。
物理独⽴性和逻辑独⽴性合称数据独⽴性。
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3)共享性⾼、冗余度低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中,每个⼦模式都是模式的⼦集。当增加新的应⽤时,仅增加⼀个新的⼦模式定义。相同的数据可以被多个⽤户、多个应⽤共享,⽽在物理上这些数据仅存储⼀次,冗余度低。
数据的⼀致性指反映同⼀客观事物的数据⽆论在何时何地出现都是相同的。
  (4) DBMS的集中管理
  DBMS不仅仅只是提供了对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和⼆级映射的⽀持,⽽且对数据的并⾏操作性、安全性、保密性、完整性和可恢复性都提供了保证,使得在更⼤范围的(如Internet环境)数据共享成为可能。
  (5)⽅便的⽤户接⼝
  在数据库系统中,DBMS除了提供数据描述语⾔DDL外,还提供数据操作语⾔DML(Data Manipulatio
n language)。⽤户使⽤DML语⾔可以很⽅便地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例如SQL(Structure Query Language)。其次,相当多的DBMS还提供了可视化的编程⽅式以⽅便应⽤程序的开发,如Visual FoxPro的菜单⽣成器、表单⽣成器、报表⽣成器等;或者为⽤户使⽤其他第三⽅语⾔开发应⽤程序提供访问数据库的统⼀接⼝,如ODBC和JDBC等。
在数据库系统阶段,⼈们最关⼼的是数据库的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应⽤的核⼼,⽽数据库设计之重点是数据模型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