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账流程
一、采购三方对账
1、 成本会计负责每年1月1日至15日与采购经理及供应商进行上一年度的采购应付款三方对账
2、 结清供应商尾款时,成本会计应提前一周与采购经理及供应商进行采购应付款的三方对账
3、 对账完毕后,供应商盖公章及签字;采购经理、采购部经理、成本会计、财务部经理共同签字确认;
4、 采购文员应每周六上午与财务部成本会计就《采购应付款档案》进行对账,对账后财务部经理和采购部经理签字确认;
5、 《采购应付款档案》由采购部和财务部按《文档管理制度》存档;
6、 采购文员负责在每周六将《采购应付款档案》上交总经理批阅。
二、项目对账
(一)进场量核对
1、 对账的依据:
a) 采购量+公司库房出库量=进场量;
2、 财务部成本会计负责与采购文员按项目进行进场量的核对;
3、 核对的数据来源:
a) 采购经理记录的采购数据;
b) 公司库房出库记录;
c) 财务部入账的出入库数据 ;
4、 财务部核对使用软件进行,每月月底前完成,由财务部经理审核。
5、 核对完成的对账单每月3号交该项目的项目经理签字确认;
6、 技术部主任设计师每月4号审核签字并统计进场量;
7、 对账单交财务部存档。
(二)核算施工量
1、 对账的依据:
a) 进场量=使用量+损耗量+现场库存量。
2、 《施工量核算单》的数据来源:
a) 主任设计师现场描图所记录的施工量;
b) 项目经理每周六提交的已完成施工量和材料使用量;
c) 主任设计师应分析上述数据,总结现场施工的合理性;
3、 每个项目的核算应每周一完成;
4、 核算结果由技术部主任设计师上交主管的副总经理批阅;批阅结果交人力资源部作为考核依据。
5、 技术部主任设计师每月统计《施工量核算单》项目经理每月3日将上月已完成施工量和材料使用量报至技术部主任设计师。
6、 技术部主任设计师按上述过程执行月度的施工量核对,并每月5号将核对结果交主管的副总经理批阅;批阅结果交人力资源部作为考核依据。
(三)竣工对账
1、 对账的依据:
a) 进场量=使用量+损耗量+返库量。
b) 移交单=现场移交实物=设备清单。
2、 《施工量核算单》的数据来源:
a) 主任设计师内部竣工图所记录的施工量;
b) 项目经理提交的材料使用量。
3、 每个项目的核对应在内部竣工验收后一周内完成。
4、 竣工移交的对账应由质检员负责,在移交现场核对。
怎么大批量数据核对差异5、 核对结果由技术部主任设计师上交主管的副总经理批阅;批阅结果交人力资源部作为考核依据。
(四)售后对账
1、 对账的依据:
a) 售后使用量=出库量+采购量-返库量=客户接收量。
2、 《售后对账单》的数据来源:
a) 采购经理记录的采购数据;
b) 公司库房出库记录;
c) 财务部入账的出入库数据 ;
d) 客户签字的《售后服务记录表》。
3、 售后对账由采购部与财务部核对,售后工程师签字确认。
4、 每月2日核对上月售后所有账目后,由售后部经理上交主管的副总经理批阅;批阅结果交人力资源部作为考核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