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泰勒借用生物学中的“分类学”概念,在教育领域中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
答案:错误
2.生成性目标最为关注的是教育过程。
答案:正确
3.目标模式的创始人是博比特。
答案:正确
4.课程评价具有诊断以及鉴定功能。
答案:正确
5.幼儿园中所谓的“分科教育”是一种以逻辑顺序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方式。
答案:正确
6.过程模式误解了知识的性质,限制了儿童的独立思考。
答案:错误
7.生成性目标这一价值取向可以追溯到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理念。
答案:正确
8.纵向组织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层次性。
答案:正确
9.量化评价窄化了评价的范围,忽略了不可测量的重要方面。
答案:正确
10.直线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有有益于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
答案:正确
11.质性评价方法的评价资料以文字和图片为主,不采用数字。
答案:错误
12.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从根本上反映了儿童学习这一本质。
答案:错误
13.过程模式的最大特征是把课程设计看成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答案:正确
14.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研究课程的经典著作。
答案:正确
15.幼儿园课程中的“综合教育”是一种以心理顺序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方式。
答案:正确
16.直线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保证前后的内容不会重复。
答案:正确
网课程17.质性评价方法没有固定的预设,因此可以识别一些事先无法预料的的现象和影响因素。
答案:正确
18.目标模式的价值定位是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
答案:正确
19.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强调的是儿童的逻辑思维。
答案:错误
20.行为目标中,教师只见目标不见儿童,不利于儿童的整体性发展。
答案:正确
21.瑞吉欧的方案教学受到()的深刻影响
A.过程模式
B.实践模式
C.批判模式
D..行为目标
答案:A
22.惠勒对泰勒模式的课程编制程序改造为()
A.圆环型
B.曲线型
C.直线型
D.螺旋型
答案:A
23.()以实现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基本立足点,贴近社会的现实需求。
A.过程模式
B.批判模式
C.目标模式
D.实践模式
答案:C
24.表现性目标追求的是儿童的()反应
A.同质性
B.多元性
C.差异性
D.创造性
答案:D
25.以下()是一种过程评价。
A.鉴定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答案:C
26.在课程目标的不同价值取向中,()反对把人作为物而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并把课程看作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过程.
A.生成性目标
B.预设性目标
C.行为目标
D.表现性目标
答案:A
27.在课程内容即教材的价值取向中,其目标取向属于()
A.客观性目标
B.预设
C.表现性目标
D.生成
答案:B
28.以下不属于质性评价的是()
A.叙述故事
B.档案袋评价
C.观察记录
D.调查问卷
答案:D
29.目标模式的创始人是()
A.惠勒
B.泰勒
C..斯坦豪斯
D.博比特
答案:D
30.以下不属于幼儿园课程评价原则的是()
A.同质性
B.发展性
C.全面性
D.科学性
答案:A
31.幼儿园课程评价中对师生互动质量、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属于()的评价
A.对实施过程的评价
B.对实施者的评价
C.对方案本身的评价
D.对课程效果的评价
答案:A
32.幼儿园课程评价的首要阶段是()
A.组织材料
B.搜集信息
C.确定目的
D.分析材料
答案:C
33.对课程实施情况最有发言权的是()
A.教师
B.园长
C.专家
D.家长
答案:A
34.泰勒对课程目标的看法是()
A.目标是可以层层分解的
B.目标是清楚的
C.目标应该是具体的
D.目标是可以测量的
答案:B
35.课程科学化的问题,是在()中首先提出的。
A.怎样编制课程
B.现代课程论
C.课程
D.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答案:C
36.斯坦豪斯认为教师在课程中扮演着()的角
A.设计者、研究者
B.执行者
C.评价者
D.设计者
答案:A
37.泰勒的()详细阐述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的基本观点。
A.现代课程论
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C.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D.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
答案:B
38.目前幼儿园课程设计中开始淡化课程目标的预设,这是受()的影响
A.批判模式
B.过程模式
C.实践模式
D.行为目标
答案:B
39.斯坦豪斯认为教育包括:教学、训练、引导三个部分其中前两者一般用()进行陈述。
A.生成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客观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答案:B
40.过程模式的立足点在于()
A.教育的内在价值
B.幼儿的意识
C.文化背景
D.社会现实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