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linux配置与管理
history查看历史命令(!+编号就可执行)
hostname查看主机名
adduser+用户名添加用户
passwd+用户名给用户加密码
su-whx切换用户
pwd显示当前所在路径
reboot重启
login+logout+exit注销
shutdown-r44分钟后重启
shutdown-h now马上关机
halt关机(不关闭电源)
poweroff关机(切断电源)
ls-l或ll显示文件和文件详细信息
ls-a显示隐藏文件
touch file创建一个文件
cat file查看文件内容
echo"helo">file给文件加内容
rm删除文件
gdm或startx进入图形界面
mv移动和重命名
uname-r查看当前内核版本号
/
bin存命令,所有人都可使用
/sbin也是存命令,只有管理员可以用
/proc存放进程
/usr存放软件
/var存放数据库、网页、日志
/opt存放tomcat
/etc存放配置文件
/dev存放驱动程序,设备目录
/tmp临时文件目录
/mnt挂装光驱和软件
find/-name file或find/-name httpd*#查文件
which httpd#查命令
ntsysv#图形界面配置服务
finger tom1#检查用户是否存在
vi/etc/services#存放端口文件
查看目录的大小
du-sh dirname
-s仅显示总计
-h以K、M、G为单位,提高信息的可读性。KB、MB、GB是以1024为换算单位,-H以1000为换算单位。
cat/etc/inittab修改启动顺序
0-halt关机
1-Single user mode单用户模式
2-Multiuser,without NFS多用户字符模式(没有网络)
3-Full multiuser mode多用户字符模式(有网络)
4-unused保留
5-X11图形界面
6-reboot重启
root的初始密码init+任何模式
ifconfig eth0:010.0.0.1给网卡加IP地址
ifconfig|grep inet过滤字符串
ifdown eth0;ifup eth0先禁用网卡,再启动网卡
mii-tool检查是否有网线连接
永久改动IP地址vi/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改后重启网卡
用哪个DNS解析vi/f
动态分配IP地址:
PEERDNS=yes
DEVICE=eth0
BOOTPROTO=dhcp
ONBOOT=yes
netconfig以图形界面配置网卡
traceroute192.168.20.220从本机到目的需经过几个路由
vi/etc/sysconfig/network配置网关,计算机名,具备网络功能
ps-aux查看所有进程
kill+id号结束进程
top动态显示进程
k结束进程u查哪个用户的进程q退出
[root@root/]#w或者who也是查谁在登录我的机器
[root@root/]#id-un以什么用户名登录
[root@root/]#free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权限drwxr-xr-x
r=4w=2x=1-=0
第一列第一位叫标志位“-”代表是文件,“D”代表是文件夹,“L”代表是链接文件,“b”代表是块设备,“c”代表是字符设备
权限分三组:1.文件所有者的权限---u  2.文件所有者所属组的权限---g3.其它人的权限---o “+”在原有的权限上加权限,“-”原有的权限上减权限,“=”重新设置权限
例:chmod g=w file1
chmod a+r file1
chmoe u+x g-w,o=r file1
chmod-R611abc连子文件夹也改
[root@root home]#umask得到一个值,第一位是标志位
[root@root home]#umask0033修改umask值一定加标志位
666-umask=初始建文件的权限
777-umask=初始建文件夹的权限
vi/etc/bashrc永久改动umask值,在最后两个fi中间,改完后,重启系统
独立服务cd/etc/rc.d/init.d/(服务需长时间运行,消费cpu内存多,例:WEB,FTP,MYSQL)例:/etc/rc.d/init.d/named restart
超级服务cd/etc/xinetd.d(消费cpu内存少,例:pop3,telnet)
超级服务必须启动/etc/rc.d/init.d/xinetd start
例:/etc/xinetd.d/service named restart
vi/etc/xinetd.d/telnet yes是关闭no打开
[root@root/]#ntsysv以图形界面启动服务
chkconfig--list httpd查看服务是否在开机时启动
netstat-an|grep80检查80端口是否启动
netstat-anp|grep80检查80端口在哪个服务上开户
pstree|grep httpd检查httpd服务是否启动
chown tom3abc修改文件夹的所有者
chown-R tom3abc连子文件夹都修改
groupadd gropu2建立group2组
vi/etc/shadow下存放用md5加密的密码
tom1:$1$gkRh0G8Y$O9.8t6HPrW3v6DT5Praqo1:13938:0:99999:7:::(用户名和密码,如密码为*则是伪用户,两个!!是密码为空)
vi/etc/group下存放组
root:x:0:root
root:组的名称
x:组的密码
0:组的ID号
root:组里的成员
vi/etc/gshadow下存放组的密码
vi/etc/passwd下存放用户名
root:x:0:0:root:/root:/bin/bash
root:用户名
x:密码
0:用户ID,ID为0时是管理员,ID从1至499是伪用户
0:属于哪个组
root:对用户的一个说明
/root:用户主目录
/bin/bash:用户用的shell
vi/etc/login.defs可以查看计算机可以建立多少用户
tar-cvf yasuo.tar abc1abc2abc3#把abc*三个文件打包成yasuo.tar tar-xvf yasuo.tar#解压文件
bunzip2#解压.bz2文件
tar-jxvf yasuo.bz2#解压bz2文件
tar-zxvf #解压文件
.
/configure--prefix=/usr/local/whx;make;make install安装文件
gzip yasuo.tar#把*.tar压缩成*.
rpm-e+文件名#卸载软件
rpm-ivh+文件名#安装软件
rpm-uvh+文件名#安装升级包
rpm-ivh--nodeps+文件名#忽略软件的信赖性
rpm-ivh--force+文件名#强制安装
rpm-ivh--repackage+文件名#重复安装一个软件
mount-t iso9660/dev/cdrom/media/cdrom#挂载光驱
mount-t vfat/dev/sda1/disk#挂载fat硬盘,disk目录必须为空
mount-t ntfs/dev/sda1/disk#挂载ntfs硬盘,disk目录必须为空
umoutn/mnt/cdrom#在其它目录,卸载光驱
vi/boot/f引导器
default=0缺省用什么系统启动,“0”代表是linux
timeout=25开机画面等待时间
title引导标签(可改)
root(hd0,0)启动分区
vi/var/log/messages查看日志
第二节:升级内核+手工批量加用户
一、升级内核:
uname查看内核,偶数是稳定版
1.wege /pub/linux/kernel/v
2.6/linux-2.6.
2.cp linux-2.6./usr/src
3.tar-zxvf linux-2.6.
4.cd linux-2.6.0
5.make xconfig#以图形了界面编译内核
6.make
7.make modules_install
8.make install
二、手工批量加用户:
touch yonghu#whx:x:500:500::/home/whx:/bin/bash
touch mima#user1:123456
newusers</yonghu
pwconv
chpasswd</mima
pwconv
#cp./bash*/user1
第三节:修复root密码
如果因为忘了root口令导致无法登录系统,请试用下面的方法来改忘记的root口令:
重启系统P E二项E single b
passwd root
方法一:
1、重新启动系统。待系统启动到grub或lilo(现在一般是grub)引导菜单时,到系统当前引导项(可以按方向键展开隐藏的菜单);
2、把光标定位在该选项上按下字母“e”键进入这个引导的编辑状态;
3、该选项有三行语句,请用光标选中第二行,也就是“Kernel”开头的那一行;
4、在这一行再按下字母“e”键进入这一行的编辑状态;
5、在该行行尾加个空格,写上数字1,类似这样:
kernel/boot/vmlinuz-2.6.9-11.19ro root=LABEL=/1
6、修改以后,按下“回车”键回到原来的界面;
7、按下字母“b”键开始引导。
这样,就可以启动linux的单用户模式,有点类似windows的安全模式,就是只启动
最基本的系统,网络服务、系统服务等都不启动。
单用户模式引导完成以后,会有#提示符,表示已拥有超级用户权限,然后请在#
后执行命令:/usr/bin/passwd
系统应该会提示输入口令,这个口令是不回显的,保证输入无误就可以了,回
车后,系统会要求再输入一遍,输入要求一致,然后会看到口令修改成功的提示。
再键入命令init3键入系统的字符界面模式下(系统会重新改变运行级别)
看到login:提示,再重新试一试是否可以用root和刚刚
修改过的口令登录。
方法二:
1、将系统光盘的第一张插入光驱,重新启动系统,从光驱成功引导后在boot:后
输入linux rescue回车。
2、跟着引导程序向下走,不必配置网络。但提问是否手索并挂载系统分区时选择
“是”,系统进入“#”
提示符下。
3、执行命令chroot/mnt/sysimage/(默认的系统会挂在/mnt/sysimage/目录下)
4、执行命令/usr/bin/passwd来修改root口令。
5、执行命令exit;,取出光盘,重新启动系统。
然后用新的口令登录系统。
即可完成root密码修复。
第三节:修复Linux引导器密码
1、将系统光盘的第一张插入光驱,重新启动系统,从光驱成功引导后在boot:后
输入linux rescue回车。
2、跟着引导程序向下走,不必配置网络。但提问是否手索并挂载系统分区时选择
“是”,系统进入“#”
提示符下。
3./mnt/sysimage
4.vi/boot/f原来
5.vi/mnt/sysimage/boot/f
6.第二个终端运行
grub-md5-crypt
把字符串粘回原位,保存退出
第四节:NFS网络服务
linux----->linux之间共享
NFS端口是动态的,必须在1024以上。
服务器端:
rpm-qa|grep nfs#必须装nfs-utils-1.0.6-46必须装服务器端安装包
rpm-qa|grep portmap#必须装portmap为NFS提供动态端口的portmap端口:111
/etc/rc.d/init.d/portmap start
/etc/rc.d/init.d/nfs start
netstat-an|grep111#检查portmap端口是否以开放
pstree|grep nfs#有显示说明nfs以经安装成功
chkconfig--list nfs#查看nfs启动模式
chkconfig--level35portamp on#开机启动
chkconfig--level35nfs on#开机启动
chkconfig--level35iptables off#开机关闭
配置文件共享文件:
vi/etc/exports#nfs配置文件
/
xiazai192.168.0.0/24(ro)#把根下xiazai目录共享给192.168.0网段使用,有只读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