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操作使用培训教程
1.启动及退出非编系统
1.1 启动及退出
用户可以双击桌面的ME快捷启动图标,或从开始菜单中启动ME非编系统。
(1)单击屏幕左下方的【开始】按钮,选择【程序】Dayang【应用程序】—MontageExtreme,即可启动ME
(2)和其他Windows应用程序一样,ME在启动过程中会出现欢迎界面,图片下方将动态显示出组件装载进度。
(3)启动了ME之后,将会进入登陆窗口,在这里可以选择新建、打开最近编辑的项目、打开历史项目。
登陆界面中点击按钮,在弹出的“新建项目”窗口中输入项目名称,如myprj,选择相应的视频制式标准和视音频模板,确定后即可新建一个项目。在创建项目时,我们还可以设置登录密码。
登录按钮图片素材如欲进行标清编辑,请选择PAL制(NTSC制地区请选择NTSC),并根据摄像机类型选择DVSDSony)、DV25DV50Panasonic)或其他。
如欲进行高清编辑,请选择HD1080i-25NTSC地区请选择HD1080i-2997),并选择HD_MPEG2I_100M_48kHz
如使用JVC ProHD系列摄像机,请根据摄像机记录格式选择720 25p50p1080 50i
(4)在继续弹出的“是否修改项目设置”对话框中,我们可以进一步设置项目参数,选择“否”可直接进入非编系统。经过短暂的加载过程,即可进入ME的主编辑界面:
当我们需要退出ME系统时,可以单击界面右上角关闭按钮,也可选择主菜单【文件】中的【退出】,在弹出的提示窗中确认退出。
1.2 项目参数设置
ME是基于项目管理的编辑产品,启动系统时需要选择或新建项目,设置相应的视频制式标准和视音频模板。初次启动项目时,系统会提示是否需要修改项目设置,选择“是”,则可进入项目参数设置窗口。
在进入项目后也可以通过主菜单【系统】-【系统参数设置】-【项目参数设置】进入项目参数设置窗口。
通常需要关注视频比例设置、高标清上下变换方式、采集和合成的参数。
2. 素材的准备
2.1 视音频采集
在节目编辑制作之前,我们首先要获得相关的媒体素材,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录像机或摄像机回放磁带,输出的信号经过非编中的硬件板卡进行处理,转变为可以编辑的素材。这个过程叫做采集。
ME能够实现对视音频源设备的帧精度遥控采集,为满足不同编辑人员的使用,提供了硬采集、打点采集、码单批采集等多种采集方式。
硬采集
硬采集是非编采集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洁,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通过硬采集得到的素材不包含磁带的原始时码,因此无法进行重采集,也无法根据前期拍摄中的场记单上记录的时码查到素材。因此,硬采集适用于素材量不大,并且无需进行重采集的应用场合。
 
选择主菜单【采集】-【视音频采集】,打开视音频采集窗口。采集界面中提供了独立的视频预览窗,窗口上方是VTR时间码、剩余时间和磁盘剩余空间。
“基本信息”页签中,根据需要选择采集的视音频信道,通常保持系统默认的“VA1A2”。当我们只需要采集视频画面时,只选中V,不选A1A2即可。
在采集前设置素材名,在所属项中选择保存路径,也可以添加场记信息。
在“输入信息”页签中,根据所连接的视、音频接口,选择采集的输入端口类型。
在“高级设置”页签,根据需要设置采集格式。如果不进行设置,系统会按照我们创建项目时的“项目参数”中的采集格式进行采集。
如未连接遥控线,则“VTR”按钮为不可选状态,需要通过录机进行播放停止操作;如已连接遥控线并将录机设为Remote状态,这里“VTR”按钮为激活状态,可在采集窗口中点击播放停止按钮对画面进行预览,到所需画面。
点击  “采集按钮,开始采集。
点击  “停止按钮,采集结束,素材将自动保存到指定的路径下。如果希望放弃当前采集的素材,采集中可以随时点击“取消”按钮,系统将终止采集,并且不保存当前采集的素材。
打点采集
打点采集是最精确的采集方式,它与硬采集的主要区别在于,打点采集得到的素材可以保留
磁带原始时码,后期可以进行重采集;并且在对素材进行浏览、编辑、查等操作的时候,可以查看到原始时码,并与场记单进行对照,借此提高编辑效率。ME支持帧精度的打点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