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专题
一、选择题
1.反映“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工业革命对政治的推动”这三项特征的法律文件是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国《1875年宪法》
2.1831年3月,美国废奴运动的代表人物威廉·加里森创办《解放者》报。他在创刊号上借用《独立宣言》来宣扬黑人和白人一样都享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此后,南部许多城市竞相将《解放者》报销毁。这一现象表明
A.《独立宣言》着力维护黑人权益    B.美国南部地区普遍缺乏言论自由
C.奴隶制的存废是南北分裂的根源    D.种族歧视问题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3.在1787年制宪议会上,南方各州为了增加自己的众议员席位,要求把黑人奴隶和自由人一样,计算在人口总数中。南北双方经过激烈争论,达成黑人奴隶按五分之三计算的协议。作为交换,南方各州接受了按州总人口的比例向联邦所分摊的直接税。这一结果表明
A.南方各州在会议上居于优势    B.南北方矛盾是会议唯一焦点
C.宪法违背了天赋人权的精神    D.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4.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签署的法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内阁由总统任命,但需对议会负责,而总统在得到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众议院。上述规定所体现的政治
理念是
A.法律至上    B.分权制衡    C.人民主权    D.议会主权
5.“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所谓集约性技术,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类的生产效率、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汲取和利用能力的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
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技术。”下列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的是(   )
①分权制衡思想 ②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③联邦制 ④责任内阁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6.18世纪末19世纪初.著名教育家威廉・冯・洪华曾说:“德国的基础不仅在于其共同的风俗、语言和文学,而且在于对共同获得的荣誉和所处的危险的追忆,在于对祖先们建立起来的紧密联系的怀念。” 这反映出德国
美国民主党领袖
A.民族主义意识开始觉醒    B.统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
C.具备了统一的物质基础    D.各邦国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7.1876年法国众议院选举,结果共和党人获得多数票,并提出由温和派的共和党人西蒙任总理。1877年5月,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解散了共和派内阁,迫使西蒙辞职,在取得参议院同意的情况下强行解散众议院。麦克马洪此举
A.体现了总统与议会间的相互制约    B.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C.打破了保守派与共和派力量均势    D.反映了法国封建势力的强大
8.从全球视角下审视,美国的独立战争之所以与众不同,不仅仅在于它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因为它创新性的制度建设,在历史上,小国易民主但力量弱,大国力量强但易专制,而美国构建了一个既有力量又确保民主的新型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A.开创政党政治的先河    B.取得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
C.建立了总统制共和制    D.确立了邦联制的国家结构
9.1875年年底,法国在选举75名参议院终身议员时,当选者中有60名共和派;1876年,选举其余参议院议员时,又有92名共和派当选;同年举行的众议院选举,共和派也取得了胜利并得到360 个席位,而王政派只有 155 席。这表明,当时法国
A.民主自由之路异常艰难    B.实行共和体制是大势所趋
C.总统共和制度真正确立    D.政治保守势力已荡然无存
10.英国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建立了一个由托利党与辉格党分享政府要职的混合内阁;直到1694年,才任用支持其对外战争政策的辉格党组成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一党内阁”,开启了英国党派“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开端”。这反映了
A.君主立宪体制受到国王挑战    B.王权是内阁运行的主导力量
C.议会与国王实现了权力平衡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11.历史学界认为,1688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被驱逐的确是一个革命性的行动,但是这次“革命的解决办法”却完全是与革命背道而驰的。这种观点的依据可能是
A.革命以推翻现有的法律为目的    B.议会反对一个破坏法律的国王
C.国王与议会之间实现政治妥协    D.革命没有出现大量的流血牺牲
12.陈晓律教授指出,“在英国,当政治纷争没有结果,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这一特别的设计就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从而可以结束国家在政治上的动荡和混乱局面”。这一设计是指
A.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    B.内阁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C.议会下院是国家权力的政治中心    D.首相可解散议会重新组织大选
13.2020年,美国民主党人拜登在选举人票数上以302:236在总统大选中胜出。选举人票制度是美国所独有的总统选举制度。大选之年各州选民在总统候选人之间选择投票,在一州中超过半数的候选人即获得本州全部选举人票。候选人在各州所获选举人票数相加得出最终选举人票数,首先获得超过一半选举人票者将当选美国总统。美国历史上有四位总统全部总得票率比失败者低。选举人票制度
A.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小州的利益    B.完全体现全体选民的意志
C.违背了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原则    D.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翻版
14.20 世纪后半叶美国总统职位的七种角:三军总司令、首席外交官、行政首脑、国家元首、首席立法者、美国国民意志的代言人以及首席司法官。这与最初 1787 年宪法的规定相去甚远。1933 年后美国总统权力不断扩张说明
A.“三权分立”原则遭到破坏    B.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C.适应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演变    D.充分发挥了各个部门的积极性
15.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明确限制了王权,保证了议会立法和财政等方面的权力;1701年《王位继承法》则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这两个法案的颁布
A.表明国教已经成为国家的主流宗教    B.否定了“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
C.说明立宪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D.确立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地位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美国1787年的制宪会议中,各政治派别所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是联邦政府的权力及其限制问题。从限制政府权力角度出发,美国的建国者们在确立人民主权原则的同时,着力设计了严密的政府内部机构权力制衡制度。
——摘编自张发青《试析美国早期民主政治的确立》
材料二  随着政党在美国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国家机关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变成执政
党内部的分配与协作。政党平衡这种“不完美”的平衡代替了阶级平衡,不再像传统混合政体样有特定的机构代表特定阶级的利益;处在政治体制内的党派也会发生利益上的斗争。“三权分立”作为一种权力制衡的主要方式,局限于国家政治生活领城,忽视了国家政治生活领域以外的力量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人民的权力在事实上被排挤到“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框架之外,成为一种“纯粹”的政治。
——摘编自张凯《西方权力制衡思想的历史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1787年宪法中权力制衡的主要制度体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权力制衡模式的缺陷,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3年,当威廉二世在高级军官的集会上威胁要将议会中的新军事法案的反对者们击得粉碎时,这一谈话在议会各集团中引起的只是不公开的、小心谨慎的批评。1906年帝国宰相比洛因在议会中的失败而去职,新任帝国宰相贝特曼·霍尔维格不得不接受由保守党和中央
党组成的议会多数派有关财政改革的决议。1912年5月,当威廉二世威胁要将在阿尔萨斯一洛林实行的新宪法“击成碎片”时,全国立即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个人政府”的运动。不仅社会民主党和一些激进派的杂志表现出了对皇帝的愤怒,自由党、中央党和保守党的许多报刊也警告这位君主“不要超越宪法的约束”。
——摘编自邢来顺《略论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德国政治体制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德国政治体制变化的意义。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1717年之后,英王不再主持并逐渐不参加内阁会议,开始形成由选举产生的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1742年,沃波尔失去下院多数的信任,
被迫率内阁全体辞职。1784年,小威廉·皮特试图通过改革来抑制国王乔治三世的专权倾向,因当时有不少议员被国王收买,皮特下令解散下院重新选举议会,最终改革得到议会的大力支持,小皮特得以继续主持内阁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