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杂音包括:
  ①生理性杂音(包括无害性杂音);
  ②全身性疾病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产生的杂音(如甲亢使血流速度明显增加);
  ③有心脏病理意义的相对性关闭不全或狭窄引起的杂音。
  1.收缩期杂音
  (1)二尖瓣区:①功能性:常见于运动、发热、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杂音性质柔和、吹风样、强度26级、时限短,较局限。具有心脏病理意义的功能性杂音有左心增大引起的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如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贫血性心脏病和扩张性心脏病等,杂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性质粗糙,吹风样,强度二尖瓣狭窄236级。时限较长,可有一定的传导。②器质性。主要见于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等。杂音性质较粗糙、吹风样、高调,强度在36以上,持续时间长,可占全收缩期,甚至遮盖第一心音,并向左腋下传导。
  (2)主动脉瓣区:①器质性:多见于各种病因的主动脉瓣狭窄。杂音为喷射性收缩中期杂音、响亮而粗糙,递增递减型,响颈部传导,常伴有震颤,且A2减弱。②功能性:见于升主动脉扩张,如高血压和主动脉粥样硬化。杂音柔和,常有A2亢进。
  (3)肺动脉瓣区:①功能性:非常多见,尤其在青少年及儿童中。呈柔和、吹风样,强度在26级以下,时限较短。心脏病理情况下的功能性杂音,为肺淤血或肺动脉高压导致肺动脉扩张产生的肺动脉瓣相对狭窄的杂音,听诊特点与生理性类似,杂音强度较响,P2亢进。见于二尖瓣狭窄、先心病房间隔缺损等。②器质性:见于肺动脉瓣狭窄,杂音呈典型的收缩期杂音喷射性、粗糙、强发在36级以上,常伴有震颤且P2减弱。
  (4)三尖瓣区;①功能性:有多见于右心室扩大的患者,如二尖瓣狭窄,肺心病,因右室扩大导致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垒。杂音为吹风样、柔和,吸气时增强,一般在36级以下,可随病情好转,心腔缩小而或减弱消失。由于右心室增大。杂音部位可移向左侧近心尖处,需与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相鉴别。②器质性:极少见,听诊特点与器质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类似,但不传至腋下。可伴颈静脉和肝脏收缩期搏动。
  (5)其他部位
  ①器质性:常见的有胸骨左缘第34肋间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伴震颤,有时呈喷射性,提示室间隔缺损或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器质性杂音;
  ②功能性:在胸骨左缘第234肋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部分青少年中所闻及生理性(无害性)杂音可能系左或右心室将血排入主或肺动脉时产生紊乱血流所致,杂音126级,柔和,无传导,平卧位吸气时杂音易闻及,坐位时杂音减轻或消失。
  2.舒张期杂音
  (1)二尖瓣区:
  ①器质性:主要见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听诊特点为心尖第一心音亢进,局限于心尖的舒张中、晚期低调、隆隆样、递增型杂音,常伴震颤。
  ②功能性:主要见于较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左室舒张期容量负荷过高,使二尖瓣基本处于半关闭状态,呈现相对狭窄而产生杂音,称AustinFlint杂音。
  (2)主动脉瓣区:可见于各种原因的主动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瓣关闭不全。杂音呈舒
张早期开始的递减型柔和叹气样的特点,常向胸骨左缘及心尖传导,于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前倾坐位,深呼气后暂停呼吸最清楚。常见原因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或先天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特发性主动脉瓣脱垂、梅毒性升主动脉炎和马方综合征所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3)肺动脉瓣区: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极少,多由于肺动脉扩张导致相对性关闭不全。杂音量舒张期递减型、吹风样、柔和于吸气末增强常合并。P2亢进,称GrahamSteell杂音。常见于二尖瓣狭窄伴明显肺动脉高压。
  (4)三尖瓣区:局限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低调隆隆样,深吸气末杂音增强见于三尖瓣狭窄,极为少见。
  3.连续性杂音
  常见于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杂音粗糙、响亮似机器转动样,持续于整个收缩期与舒张期,期间不中断。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稍外侧,闻及常伴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震颤。先心病主肺动脉间隔缺损也可有类似杂音,但位置偏内而低,约在胸骨左缘第3肋间。此外冠
状动静脉瘘、冠状动脉窦瘤破裂也可出现连续性杂音,但前者杂音柔和,后者有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的急性病史。
    各瓣膜区常见杂音及临床意义,由爱爱医医学考试中心网为了让您一次通过考试特意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