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并修改病句过关检测
【高分秘诀】
一、两个步骤,准确排雷——快速做对修改病句选择题
在完整的语境中辨析并修改病句(给出病句,选择修改正确的一项),虽然难度比以前有所降低(以前是判断是否有语病),但解题程序却有增无减。现在的考查形式要求考生解题时先要分析语病出在哪里,然后再针对语病对应选项做出判断。如果说原来的题型是辨析,那么现在的题型则是辨析加修改,只不过修改的方式为选择形式。做语病题实际上有两个过程,一是运用“三查”初判断(初步判断病在哪里,怎么修改);二是细审选项定答案(看哪个选项与自己在脑海中初步判断的修改方式对应)。
第一步:运用“三查”初判断
一、查主干
一句话的主干是:主语中心词(+否定词)+谓语中心词+宾语中心词。高考试题中相当一部
分病句是主语中心词、谓语中心词、宾语中心词相互搭配不当造成的,这些病句可以用句子主干的方法来判断。通过句子主干,我们可以查出句子成分是否残缺或赘余,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例1] 自从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早年的多部小说吸引了很多读者的关注,“莫言热”在国内正在持续升温。
[操作示范]
第一步:分析句子,出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小说(主语)→吸引(谓语)→关注(宾语),“莫言热”(主语)→升温(谓语)。
第二步:对主干成分进行检查,确认主干成分是否残缺,主谓、动宾、主宾是否搭配。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吸引”与“关注”不搭配,应将“吸引”改为“引起”或把“关注”改为“目光”。
[例2] 为招揽更多中国游客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欧洲各国正竞相改善相关政策,努力为中国等新兴国家的游客打造舒适的旅游环境。
基本的增删改查语句
[操作示范]
把原句紧缩后就是“欧洲各国改善政策,打造环境”。显然,谓语“改善”与宾语“政策”搭配不当,应改为“完善”。
二、查枝叶
如果通过主干没有发现病因,我们不妨理一下枝叶,看一看附加成分修饰、限制、次序是否恰当。
[例3] 唐县检察院积极探索深化检务工作的新途径,通过推行案件公开听证、文书说理、通报工作等,丰富了检务公开新内涵,展示了良好社会形象。
[操作示范]
(1)分析句子成分,提炼主干:
“唐县检察院 探索深化 新途径”
“丰富了 新内涵”
“展示了 社会形象”
发现主干搭配没有问题。
(2)再分析次要成分:
“通过推行(案件公开听证、文书说理、通报工作等)××”
发现“推行”一词缺少宾语中心词。“案件公开听证、文书说理、通报工作等”仅为附加成分,不能直接作“推行”的宾语。
[例4] 国家环保部门最近公布了第三批通过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审核的企业名单,我市首次有多家农产品生产基地跨进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门槛。
[操作示范]
如果主干没有问题,便检查句子枝叶成分。重点检查有没有定语和中心词、状语和中心词、中心词和补语搭配不当的问题,有没有定语、状语或补语残缺的问题。通过理顺枝叶,就会发现修饰语“首次”与“有多家农产品生产基地”语序不当,应调为“我市有多家农产品
生产基地首次跨进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门槛”。
三、查逻辑
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查,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要看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的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
[例5] 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十分重要,因此,建筑物的设计要从内部的通道、设施和外部的交通等诸方面因素考虑。
[操作示范]
从语法上看不出该句有什么毛病,但这个句子中的“通道”与“设施”从逻辑上看存在着包含关系,二者不能并列。
[例6] 在东南亚的某个小国,有许多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执法部门对这种坑害消费者的不法行为,应该给以严厉打击。
[操作示范]
这个句子读起来似乎通顺,从语法上不到错误,但一经推敲,就会发现句子不符合逻辑。虽然产品可以是伪劣的,但劣质产品没有人会去仿造,所以“仿造伪劣产品”的说法错误。可将“仿造”改为“制造”。
第二步:细审选项定答案
【解题技法】
1.比对选项,聚集相异。搁置各选项相同之处,只辨析不同之处,聚焦重点,简便快捷,事半功倍。
2.分析画线句子,确定病症。根据第一步确定辨析重点,运用“三查法”,迅速判断画线句子的语病位置和类型。
3.逐项排除,确定答案。在前两步的基础上,比对选项和画线句子,逐项排除,确定答案。
【典题示例】
(2020·课标全国,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中国各种艺术形式中,篆刻是一个十分独特的门类。篆刻是从实用印章的应用中发展而来的。中国的印章最初用在制陶工艺方面,上面镌刻的是图案、花纹或族徽。到春秋战国时期,刻有官职名或人名的文字印章得到普遍使用。唐宋以后,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B.由于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C.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承揽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D.文人士大夫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中,使这门从前主要由工匠传承的技艺,增加了人文意味。
【答案】D
【解题流程】
第一步:比对选项,聚焦相异。
纵观四个选项,第一处不同之处为有无“由于”,第二处不同之处为有无“使”,第三处不同之处为“传承”和“承揽”两个定语。
第二步:分析画线句子,确定病症。
首先,通过查主干发现,“由于”和“使”同时使用,导致句子缺少主语。然后,通过理枝叶可知,定语“承揽”与中心语“技艺”不搭配。
第三步:逐项排除,确定答案。
A项,“由于”“使”仍然同时使用,仍为主语残缺句,排除该项。B项与C项,使用“承揽”,用词不当。“承揽”的对象多为一定的具体工作或物品加工等;“传承”侧重指传授和继承,可以用于学问、技艺、教义等。文段强调篆刻艺术的“发展”“超越”“升华”“成熟”等,且篆刻是一种技艺,故用“传承”更合适,排除这两项,得出正确答案。
【跟踪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长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实际上,不仅长江庇佑了我们这个民族,也滋养哺育了无数生灵,是一个叹为观止的生态宝藏。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长江哺育了我们这个民族,也滋养庇佑了无数生灵,是一个叹为观止的生态宝藏。
B.长江不仅庇佑了我们这个民族,也滋养哺育了无数生灵,是一个叹为观止的生态宝藏。
C.长江不仅滋养庇佑了无数生灵,更哺育了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生态
宝藏。
D.长江不仅哺育了我们这个民族,也滋养庇佑了无数生灵,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生态宝藏。
2.下列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显示,1840年战争以来,有超过1 000万件中国文物遗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100余万件以上。
A.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显示,1840年战争以来,有超过1 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100余万件以上。
B.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显示,1840年战争以来,有超过1 000万件中国文物遗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100余万件以上。
C.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显示,1840年战争以来,有超过1 000万件中国文物遗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100万件以上。
D.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1840年战争以来,有超过1 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100余万件。
二、明确原则,遵循方法——准确做对修改病句主观题
修改病句是指在辨析病句的基础上,根据其语病类型对病句进行修改。就辨析病句和修改病句的关系来看,辨析是前提,修改是目的,是结果。就语言运用来说,修改病句的实际价值更大,因为修改更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新高考命题非常注重考查对病句进行修改的能力,因此考生应格外重视这一复习任务。
(一)修改病句“4原则”
1.真实性原则
要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千万不要违背原意,另起炉灶。如“后来没有办法,他只好打电话给她留的那个地址,但是没有人接,那可真急坏了他”这一句中,“他只好打电话给她留的那个地址”搭配不当,“打电话给地址”说不通。根据全句的意思,参照“她留的那个地址”,有语病的这一部分应该修改为:他只好按照她留的地址打电话。这样的修改保持了原句要表达
的意思。这是用的“调换”法。如果改为“他只好给她打电话”,就没有保持原句的意思,从考试角度来说,这样的修改很难得分,因为高考修改病句的试题都规定“不得改变原意”。又如“日本政府拒绝投降的声明,为美国政府使用到了借口”,这是一个有歧义的句子。介词“为”,可以表示目的,可以表示被动。如果是前者,则说不通,似乎日本主动“为美国使用”提供借口;如果是后者,基本可通,为了避免歧义,可以修改为:日本政府拒绝投降的声明,让美国政府为使用到了借口。这样修改,符合原句要表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