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视角基于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知识图谱的
教师网络培训优化策略探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柯小华
□南宁师范大学杨春媛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王阳
【摘要】本文基于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知识图谱,从激发与保持在线学习动机、学习投入“反哺”增强在线学习动机、积极应对在线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加强在线学习动机监测评估四个方面探析在线学习动机研究对教师网络培训的启示,并以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为例,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学习支持和培训评价等四个维度论述教师网络培训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在线学习学习动机知识图谱
教师网络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2-0009-05
教师网络培训成为当前教师研修的新常态,其本质上是教师作为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活动。在线学习动机是激发并维持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使之导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倾向(陈琦、刘儒德,2019)。在线学习动机会影响学习者的在线学习投入和学习效果,一些教师网络培训活动暴露出培训内容不聚焦、学员参与度低和培训效果欠佳等问题,其原因在于未能精准把握教师网络培训需求,未能有效激发和保持教师的在线学习动机。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我国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我国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关注点并从中获得启发,以期从教师在线学习动机的视角为优化教师网络培训实施路径、提升教师网络培训效果提供参考。
一、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以“在线学习”OR“网络学习”OR“线上学习”OR“网上学习”
AND“学习动机”为主题词检索出的299篇“北大核心”和“CSSCI”文献,检索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经过筛选剔除不相关文献,有效文献共290篇,所有文献均以“Refworks”格式导入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分析。
(一)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分析
根据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关键词出现频次与中心性的结果分析(见表1),除去与“学习动机”和“在线学习”相关的检索词,可以看到自主学习、策略、网络环境、学习者、影响因素、网络教育、学习投入等关键词频次(≥10)和中心性(≥0.1)均排名靠前,这表明自主学习中的在线学习动机、在线学习动机的激发与保持策略、在线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不同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动机特征、网络环境(网络教育)中的学习动机等是近年来我国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热点。随着在线学习平台对学习者学习行为数据的汇聚与积累,基于数据的学习投入和学习分析逐渐成为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热点。
表1我国在线学习动机研究关键词频次与中心性计量表序号
中国在线编程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频次
78
53
30
28
22
21
20
17
11
9
8
8
7
5
5
中心性
0.79
0.48
0.14
0.17
0.14
0.13
0.06
0.08
0.10
0.03
0.06
0.06
0.03
0.04
0.02
年份
2001
2001
2002
2003
2004
2001
2006
2003
2017
2004
2003
2008
2016
2011
2007
关键词
在线学习
学习动机
自主学习
策略
网络环境
学习者
影响因素
网络教育
学习投入
网络课程
网络学习
教学设计
学习分析
混合学习
学习行为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图谱可以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的兴起,在MOOC课程中基于ARCS策略设计学习者自组织的学习过程(谢幼如、张惠颜、吴利红等,
图1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
前沿视角
景荣、看召草、李伟,2020)。此外,网络课程中教师的反馈、讨论、运用幽默、上传个人视频等教师常用的接近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均具有重要影响(马萌,2011)。因而,培训讲师、活动设计、学习支持、教学策略等是影响教师网络培训学习动机的关键因素,要从培训讲师遴选、课程活动设计、学习支持服务、教学实施策略等方面提前谋划应对教师学员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四)巧用信息技术,加强教师在线学习动机监测评估
以往对在线学习动机的评估多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开展,效率较低且主观性较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在线学习行为大数据评估在线学习动机的激发与保持成为可能。研究表明,通过构建在线学习动机外化测量观测指标并利用学习者的在线行为大数据可实现对在线学习动机的量化评估,进而归纳出在线学习动机的分类量化分析结果(孙发勤、冯锐,2022)。也有研究表明,基于大数据学习分析技术对中小学教师在线学习过程的设计干预策略对学习动机具有促进作用(赵艳、赵蔚、姜强,
2020)。可以说,基于信息技术开展在线学习动机量化评估研究正在成为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新趋势,能够提升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从而有利于提升在线学习效果。在教育网络培训中,要巧用信息技术对教师学员网络培训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监测,及时评估教师学员的动机水平,进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在线教学策略,提升教师网络培训的质量。
三、基于在线学习动机研究知识图谱优化教师网络培训策略
本研究以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为例,从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学习支持和培训评价四个维度阐释教师网络培训优化策略。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是广西教育技术和信息化中心联合南宁师范大学组织实施的公益性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在线研修项目,目前已举办网络研修班5期,每期包括图形化编程、Python编程、3D编程等多个专题网络研修班,累计培训广西区内外中小学信息科技专兼职教师和有编程教学兴趣的其他学科教师超过2万人次,获评2022年广西教育信息化优秀典型案例。
(一)坚持靶向设计课程,提升培训的增值性
开设与教师学习需求相适应的网络培训课程,能促进教师需求转化为学习动机。应以教师需求为导向,靶向设计教师网络培训课程,提升教师网络培训增值性。一是科学研析教师培训需求。如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借助在线编程测试平台、在线问卷,对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发展领域进行系统分析评估,形成教师编程能力培训的需求画像。二是反向设计培训课程内容。研修班依据前期教师需求评估情况反向设计精细化的培训内容,为不同需求的教师提供图形化编程、Python编程、3D编程等个性化培训内容。三是协同讲师设计教学进程。教学进程的设计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通过建立网络虚拟
教研室组织特邀专家和招募志愿讲师开展常态化网络教研,协同设计适宜的网络教学进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合理化安排和优化,以此保障体系化的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课程形成。
(二)丰富网络教学方式,提升培训的参与性
不同教学方式对激发和保持教师在线学习动机具有不同效果。教师网络培训往往采取培训讲师同步直播方式或提供网络培训课程采用异步教学方式组织实施,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学习时间的不确定性,要实现高质量的教学互动难度较高,教师学员缺乏面对面教学的临场感,导致教师在线学习动机不足,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降低。因而,利用网络技术环境创设喜闻乐见的学习情境,采用弹性、丰富、适宜的教学方式维持教师适宜在线学习动机水平显得极为重要。一是从单向知识传播转向双向互动、生成式的网络培训课堂。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的直播授课借助“课堂有点酷”、UMU等交互式技术工具增加培训的临场感,提升教师学员培训的参与度,确保教师学员与培训讲师之间的实时有效对话;在异步授课过程中,基于项目、任务设计生成式培训活动,如设计“创意编程我来做”“创意编程我来教”等活动驱动教师学员完成实践性作业,并鼓励教师学员分享自己的编程作品和教学案例。二是从单一知识呈现转向多场景、沉浸式的学习情境。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为教师提供媒体素材形式多样的培训课件和配套数字资源,融合壮族“三月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设游戏化、参与式、实践性的编程任务场景,尽可能为教师提供沉浸式的网络培训体验。三是从单一个体学习转向教师网络共同体学习。构建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消除教师的网络学习孤独
感。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编程教学能力培训创设教师学员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驱动情境,并借助网络据,结合教师学员实践性作业和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等完成情况,形成教师学员画像并及时评估学习效
前沿视角
[10]胡小勇,徐欢云,陈泽璇.学习者信息素养、在线学习投入及学习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3).
[11]张思,何晶铭,邓露,等.网络研修社区中教师的动机信念对学习投入的影响[J].中国电化教育,
2020(4).
[12]张文兰,牟智佳.高师院校大学生网络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2).
[13]沙景荣,看召草,李伟.混合式教学中教师支持策略对大学生学习投入水平改善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8).
[14]马萌.网络课程中教师接近行为对学习动机影响研究:以多伦多大学CMC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1(1).
[15]孙发勤,冯锐.学习分析视域下的在线学习动机评估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2(1).
[16]赵艳,赵蔚,姜强.学习分析视域下教师在线自我调节学习干预设计与实证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3).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委托重点课题“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翻转课堂教学常态化的策略与方法研究”(2015AA03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柯小华(1983—),陕西西乡人,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杨春媛(1999—),广西桂林人,南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王阳(1984—),通讯作者,陕西西安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育信息化。
基础上提出高职专业领域的本体构建流程,经过专业领域体系分析、本体构建、本体表征三个步骤,对高职专业课程知识技能体系的概念类、关系、属性进行系统化定义与表征,提出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专业领域知识图谱模式结构并使用
Protégé软件对本体模型进行编辑与设计,实现对专业教学领域模型层本体的构建。
当前,本研究仅完成了高职专业领域知识图谱模式的构建,后续研究的重点是数据层构建,将以具体某一个高职专业为例,通过知识抽取、知识融合、知识加工等步骤实现对该专业在数据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陈悦,刘则渊.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科学学研究,2005(2).
[2]胡钦太,刘丽清,郑凯.工业革命4.0背景下的智慧教育新格局[J].中国电化教育,2019(3).
[3]诸云强,孙凯,胡修棉,等.大规模地球科学知识图谱构建与共享应用框架研究与实践[J/OL].地球信息科学学报:1-13[2022-03-0813:16].
[4]董晓晓,周东岱,黄雪娇,等.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导向下教育领域知识图谱模式构建方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2(5).
[5]徐增林,盛泳潘,贺丽荣,等.知识图谱技术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6(4).
[6]张春霞,彭成,罗妹秋,等.数学课程知识图谱构建及其推理[J].计算机科学,2020(S2).
[7]钟卓,唐烨伟,钟绍春,等.人工智能支持下教育知识图谱模型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0(4).
[8]李艳燕,张香玲,李新,等.面向智慧教育的学科知识图谱构建与创新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
2019(8).
[9]李振,周东岱.教育知识图谱的概念模型与构建方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8).
[10]黄健.中学Python课程知识图谱构建及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9.
[11]徐国庆.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的当代意义与发展[J].职教论坛,2022(1).
注:本文系2021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在线学情追踪系统”(2021KY1514)、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智能教育的高职领域知识图谱构建研究与实践——以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例”(2023KY156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韦量,广西南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大数据技术、智能计算;杨吉才,广西南宁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职业教育;卜一川,山西怀仁人,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责编雷靖)
(上接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