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互译中的翻译策略
作者:力一轩
来源:《大观》2015年第04期
英汉互译翻译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父亲节前夕,中国网民热议爸爸打孩子”译文,举例分析了归化、直译与意译策略的使用,主要着重于由于文化不同和语言差异而导致的表达不同。通过分析,指出归化、直译与意译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关键字:文化冲突;语言差异;归化;直译;意译
        本文选自《华尔街时报》,题目为“父亲节前夕,中国网民热议爸爸打孩子”,译文发表于《华尔街时报》中文版。这篇文章就中西方爸爸的教育方式进行对比,然后发表评论。原文中,作者引用了一些中国博主回忆自己童年被爸爸打的评论。热议中,有网友认为中国式爸爸打孩子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严苛的爱。
        认真对比原文与译文之后,本论文将从文化层面和语言层面,举例分析译文。文化层面上,分析归化策略的使用;语言层面上,分析直译与意译的使用。强调归化、直译与意译策略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一、归化
        所谓“归化”,通常是指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一种透明而流畅的译文,从而使得原语文本对于读者的陌生感降至最低。(杨文峰,2010)译者运用归化策略能给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译文中的一大优势就是运用了归化策略。
        (1)原文:To beat is to care,to scold is to love.
        译文:打是亲,骂是爱。
        分析:译者没有直接去解释原文,而是运用了一句众所周知的中国谚语“打是亲,骂是爱”,这样能够使读者产生共鸣。
        (2)原文:A girl said her father beat her only because he was worried when she returned home late.Another wrote her father would buy her delicacies to eat the day after beating her,and apply ointment to her bruises.At the time I was thinking,why not just not beat me in the first place? She says.“I don’t know where he is now,but if it were possible,I would actually like him to beat me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