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6-09-18
作者简介:张慧宇(1973—),女,河北康保人,文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研究。①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21页。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要:新媒介结合新兴人类,会使莎士比亚传播面临怎样的困境?以电影《莎翁情史》为例,可以尝试剖析媒
介融合时代莎士比亚传播的问题:传播者需要注意高雅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关系;需要处理好真实和虚构的关系;也需要考虑经典传递及跨文化意识培育的关系。关键词:媒介融合;《莎翁情史》;高雅文化;流行文化;虚构;跨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210(2016)04-0017-04
第32卷第4期Vo l.32No .42016年12月
Dec .2016
引言
林语堂曾说:研究任何一时代的文学或任何一时代的历史,其最终和最高之努力,往往用于觅取对该时代之“人物”的精详了解,因为文学创作
和历史事迹之幕后,一定有“人物”。
想起一个时代的重要人物,马上感觉到那个时代很熟悉,也很明了。寻着林先生的思路,16世纪的英国,完全可以叫作“莎士比亚时代”,想起莎士比亚,回味他的作品和诗歌,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就如在目前,久远的历史便觉得生动而鲜活了。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连同他一生的不朽著作,历经400年历史之长河,从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 )到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 ),从英语到其他多国语言,跨越了时空,跨越了语符,超越了民族和文化,真正成为了“永恒的莎士比亚”。
如果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400年以后,读者心目中又会有怎样的莎士比亚呢?他们更喜欢用何种方式来走进莎士比亚的作品?新媒介结合新兴人类,会使莎士比亚传播面临怎样的困境?本文以电影《莎翁情史》为例,来剖析多媒介融合时代莎士比亚传播的策略和传播的效果及其附带产生的问题。这里的莎士比亚传播,是指关乎莎士比亚的一切信息的传递。
一、媒介融合时代的读者变迁
(一)新媒介、多媒介及媒介融合新变迁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经提出一个著
名的观点:媒介即讯息。其核心思想是,从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具体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及其开创的可能性。因此,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②文学作品,首先是远古时代的口口相传,比如吟游诗人荷马和其传唱的不朽史诗。然后人类创造了文字,能够用符号来表达思想,从而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都使传播发生了重大变革。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手抄传播阶段,我们在《莎翁情史》这部影片中,可以看出莎士比亚就处在这个时期,剧中莎士比亚的创作就是一支羽毛笔、一张纸,然后把手稿交给剧院。在信息传递中,印刷术和活字印刷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可以批量生产和传递信息。而电子媒介的发展,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电报、广播、电视,一直到互联网,再到多种媒介的融合,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传递的规模、传递的速度,真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媒介融合时代的莎士比亚传播
———以电影《莎翁情史》为例
张慧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70)
①Judith N.Martin ,Thomas K ,Nakayama.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xts (Mc Graw Hill Higher Education ,1988),p.36.②Brummett ,B.Rhetoic in Popular Culture (New York :St.Martin's Press ,1994),p.21.
当今时代最显著的媒介特征是多媒介融合。这意味
着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所好,随心所欲地获得纸质的、有声的、可视(print ,audio ,video )的信息,而且很可能是这三种形态的一个整合形态,按照媒介发展的新阶段,叫作多媒介融合(mul-ti-media convergence )。多媒介融合使得信息传递的速度、传递的广度、传递的深度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以纪念莎士比亚学术会议为例,除了会议现场交流以外,可能还会有会议文章交流。尽管到会的人数有限,但是如果到会者都发一个朋友圈,或者其中的大V 发一下博客,有影响力的机构发个,那影响就会呈几何级别扩大。因此,新技术、新媒介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也改变了信息接受
者的信息习惯。还是麦克卢汉那句闪着智慧之光的论断: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
(二)读者变迁
伴随着新媒介成长起来的读者,势必也发生了变化。读者的变化,从纸质媒介阅读,到收听收看收视,从读字时代,到读图时代,从无声世界到有声世界,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兴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相应地,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也要适应媒介和受众的变化。2015年3月,新华网联合亚马逊中国开展了“2014年读书习惯调查”活动,数据显示,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51%的受访者每天超过一小时阅读社交媒体的信息。据近几年的中国人均读书调查显示,我国人均每年的图书阅读大约在4本左右,和其他国家横向比较,国人的读书量确实偏低。
到底是读者需要什么,读者喜欢什么方式,信息传递者就满足他们的需要,还是通过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去培育、去引领读者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接收方式?习惯可以培育,媒介在信息选择和传递上,是需要正确引导读者的。但是,读者在改变,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无视这一变化,不贴近读者,自说自话,传播效果也不会好。以读者为中心,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受众是传播的对象,也是传播效果的最重要的检验者。
二、电影《莎翁情史》中反映出来的三组问题
(一)高雅艺术和流行艺术的关系
高雅文化(high culture )一般指的是精英或富裕人的文化,比如芭蕾舞、交响乐、歌剧、伟大的
文学名著以及艺术品。这些文艺形式一般被冠以“全球性”的字眼,因为他们往往会穿越文化
差异,被各个文化中的精英阶层所欣赏。①
和高
雅文化相对应的,一度被称为“低俗文化”(low culture )。显然,这是按照精英阶层的标准来划分的,这多少有些歧视的意味。现在和高雅文化对应的词是“大众/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 ),大众
文化的精神就是能让“大多数人分享和熟识”②。
根据这个划分,电视、音乐电视、网络、电影、广告、肥皂剧、流行杂志,这些都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
大众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把文化当作商品来运作,文化产业也就应运而生,好莱坞就是这个产业的大鳄。为了适应读者的变化,莎士比亚作品很多都已经拍成了电影,比如《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
丽叶》《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麦克白》《李尔王》等都有电影版本,通过有声有图的传递,走入更多读者当中。
《莎翁情史》这部电影,于2009年获得包括最佳原著剧本、最佳影片等七项奥斯卡大奖。如果说电影是一种特别的流行文化,那么这七大奖项,足以证明该影片的受欢迎程度和所取得的成功。但是,这部影片在莎士比亚传播方面一直存在争议,高雅文化在从小众走向大众的通俗文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
首先是起源于莎士比亚的高雅文化之开端,使得影片具有一定的文学底蕴。据说,该影片的诞生源于编剧兼制片马克·诺曼受儿子在学校时研究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剧作的启发。当时,儿子曾问父亲马克:“莎翁撰写《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灵感来自何方?”因为这个问题无从考证,马克于是推测,那一定是个坠入爱河的人所写的。依据这个推测,马克在编剧的时候,就为莎士比亚寻了一个恋爱的对象,即剧中的维奥拉,马克假设莎士比亚正是在这份爱情的激励下,完成了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所选定的主题就是亘古的话题———爱情,并且为了增强该话题的刺激性,影片走了一个好莱坞大片的老路,以诉诸观众的感官刺激。
类似《开端》的循环电影
这样的假设显然是经不起史实推敲的,因为据莎士比亚生平来考,莎翁当时已婚,至于他到底爱没爱上剧中的女演员,估计更无从考证。但是编剧把故事锁定在莎翁身上,这很好地起到了大众传播中的
新奇性和显著性效应,因为莎翁的名人标签作用,使得他的故事,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会有卖点。
然后是故事的呈现方式。故事通过电影的方式,展现了当时的剧场形式,成功地融合了很多重要的戏剧元素,给受众带来的是不同于阅读纸质书籍的视觉冲击。故事从浪漫的爱情故事开始,有一些喜剧彩,最后以悲剧收场,情节跌宕起伏,这些人设的剧情,走的是好莱坞式的套路。
高雅艺术借助流行艺术的快车,使得《莎翁情史》一举拿下了当年奥斯卡七项大奖,成为名副其实的畅销影片,但其代价是严肃文化的通俗化或者低俗化。影片中充满了好莱坞大片的吸金以及吸睛之术,使得影片的传递受到了很大局限,也遭到了很多诟病。虽然标榜是“莎翁情史”,听上去似乎是自传的性质,可是却不能拿到高雅的殿堂上,比如学校的课堂上来使用,而高雅文化是应该出现在博物馆和大学课堂上的。可见,《莎翁情史》在从小众到大众的过程中,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牺牲掉了原来高雅文化的特质。
(二)真实和虚构的结合
文学作品是真实和虚构的结合体。在呈现莎翁作品的时候,真实和虚构指的是忠实于原著,还是进行一定的改编。莎翁的作品,在传承的过程中,需要经历时间、空间和语言的转变,每一个转变,都可能引发误解和信息的失真,因此绝对的真实几乎是理想状态,传承者也只能是努力接近原作的体裁和
风格,但在呈现方式上,却往往会为了迎合受众的需求,而追求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莎士比亚名著改编为电影或戏剧,这在全球都比较普遍。这些作品往往以原作品为蓝本,忠实于原著。但从剧本来看,《莎翁情史》并不符合可考据的史实。虽然标题如此,但该电影并不是以莎翁的传记为蓝本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诱导观众的嫌疑。前面已经讲过了故事的起源,整个片子的构思是在史料的空白上的猜测。编剧是凭空编造了莎士比亚在创作该剧的时候,也经历了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中剧情的相似遭遇,都是有情人没能终成眷属。但是,如果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
品情节来看,《莎翁情史》倒是沿用了作品的情节,符合这部作品的真实性。这种戏中戏的手法,使得维奥拉与莎士比亚的爱情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成为两条平行线,交叉展开,小说的真实情节被嫁接到了作者的经历上来,这种移花接木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观众的认知,有一种穿越的假象。
尽管电影剧情主线是虚构的,但影片从布景、台词、服装、音乐等视角,呈现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创作和演出的真实场景。复古的服装、华丽的布景、诗化的台词、隽永的音乐、剧场内部的演出情景和观众的呈现,都有很强的时代感,从而在这个层面上较好地再现了莎士比亚时期的戏剧,也折射出当时的社情民意。整部电影都是在虚构和真实中寻平衡。比如角维奥拉,她在剧中是女扮男装,去参加演员选角面试和演出,这和当时英国的真实情况一致,英国社会当时不允许女子出现在戏剧表演中,所有的女角都是男性来反串的。再比如伊丽莎白时代的圆形剧场,剧场内部四面都有观众,
演员和观众的热闹互动,剧院的火爆场面,这些都是莎士比亚时代的剧院情景。而关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代,相爱和结婚的确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因为婚姻常常是政治或金钱的交易。这也契合了维奥拉被父亲许配给庸俗势力的庄园主的最终命运。
因此,整个电影就是在真实和虚构的碰撞中推进,时时混淆了对作品的解读。可以说,观众对影片的解读更加“多向度”了。从影片的制作方来说,是有理由吸引更多人来贡献票房的。最终的结果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人可以去吐槽,不研究莎士比亚的人可以去围观,最后的赢家就是票房。
电影是通俗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但是,在“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电影都能起到教育的作用。事实上,大众媒介早期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够缩短知识鸿沟(knowledge gap),希望能够起到“传递信息、娱乐、教育”(to inform,to entertain,to educate)的作用,而这些功能,都跑不赢制片方对票房和利润的追求。《莎翁情史》这部片子,应该告诉大家其中的莎士比亚不是真实的莎士比亚,特别是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更不能以讹传讹,最后误导了他们。可以说,对整部片子导演也在努力去“真实地”还原“虚构”,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主线即莎士比亚和奥维拉的故事,这本来就是虚构的。这些虚构如果说从“小说”(fiction)的视角来看是没有问题的,但偏偏影片所打的噱头是“自传体
①袁荻涌:《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攀枝花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②Michael Fleming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and Drama",in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ed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4),p.99.
的”(从片名来看一眼便知),或者说观众在潜意识
或无意识地把它当作“真实的”,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就是考验制片方的道德和艺术底线了。
(三)经典传递及跨文化意识的培育
早在1885年,《威尼斯商人》在日本歌舞伎剧院演出,几年以后,《凯撒大帝》和《哈姆雷特》相继演出。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传统艺能之一,经常被与中国的京剧相提并论。虽然并未得见当时歌舞伎版的《威尼斯商人》,但是从伊丽莎白时期的莎士比亚喜剧,到东方的日本歌舞剧,其中的变化之大,可以想象。从其后紧跟着推出《凯撒大帝》和《哈姆雷特》来推断,这个转变并没有遭遇所谓的“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 ),似乎是成功的。我国最早的《哈姆雷特》译本是1921年田汉从日文《哈孟雷特》译本转译过来的,
这是中国第一个以白话形式译出的莎翁之作。
据介绍,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有不同的戏剧版本,比如越剧《第十二夜》和《冬天的故事》、昆剧《
血手记》、京剧《奥赛罗》、黄梅戏《无事生非》等,据说多达十几个剧种,这的确是世界莎剧演出史上的一个奇异景观。
在这些剧作的改编中,不仅仅是剧本和台词的翻译、改编,更有文化深层结构的转变。观众在观看莎士比亚戏剧的时候,就是一个跨文化感受提升的过程。经过改编的莎翁戏剧,虽然在形式上可能采用了某种民族的或地域的特点,但也会依然保留一定的异域特征。莎士比亚在全球传播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地化”的过程。《莎翁情史》就选
择了一个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方式,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来观看。但是具体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传递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文化的要素;而读者或观众在接受信息时,也需要进行跨文化的解读。欣赏戏剧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体验,体验戏剧的过程有助于培育跨文化意识。戏剧,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教育的方式”
(a form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
②三、启示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莎士比亚,名著的永恒就在于不同时代的读者反复地创造出自己的解读,这也恰恰是名著的生命力之所在。但是,如何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如何既要忠实于历史又要被新时代的
读者喜闻乐见,说到底也是精英文化和流行文化之间的博弈,也是摆在莎翁研究者面前的新课题。电影《莎翁情史》在这方面做了一个有益的尝试,成效和问题并存。尽管褒贬不一,但是比起躺在故纸堆中的莎翁研究成果来说,好莱坞大片所达到的广度,值得关注。也恰恰因为这种显著的效果,更提醒传播者要谨慎再谨慎。轻轻拂去历史的尘埃,会让名著重新熠熠生辉,走近更多的读者,从而一代一代点亮我们的智慧人生。
On Shakespeare's Spread in the Media Convergence Age :
A Case Study of Shakespeare in Love
ZHANG Hui-y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tudies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China)
Abstract :How to spread Shakespeare's works to the younger generation in the media convergence age is worth discussing.By analyz-ing the movie-Shakespeare in Love ,the author here calls attention to three paradoxes :high culture VS low culture ,the work itself VS its made-up story ,the passing down of the masterpiece VS the cultivation of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Key words :media convergence ;Shakespeare in Love ;high culture ;low culture ;made-up ;cultural aware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