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主数据治理调研问卷的参考样例
导读:数据治理
数据治理的内容多且深度⼤(如图1中的国际数据管理协会DAMA-DMBOK2的知识领域),全⾯开展起来需要投⼊很多资源,并且需要导读:
⼀个较长的过程。
主数据,其价值⾸先是解决多系统和多组织应⽤场景下的信息对称问题,多系统能够跨组织集成应⽤的前提是核⼼业务实体数据共享性和⼀致⽽主数据
性被有效保障,所以在没有全⽅位开展数据治理⼯作之前,主数据治理往往是企业⾃发的⼀种⾏动,并且也往往是数据治理领域中需求最为清晰、最为迫切,也最容易着⼿、成效最为显著的切⼊点。
对集团型企业,为满⾜集团总部和集团整体层⾯的多种需求(相关内容请详见⽂末链接),⾃上⽽下开展主数据治理⼯作时,通常需要先了解集团内成员企业的主数据治理相关情况,本⽂的调查问卷是开展该项⼯作的⼀份样例,供⾏业内同⾏参考和探讨。
三个部分,第⼀部分是主数据治理⼯作概况调研问卷,以⽂字简述反馈为主;第⼆部分是主数据类型及应⽤情况调研,成员企业具体反问卷分为三个部分
馈每⼀类主数据的关键信息;第三部分是每类主数据表结构的调研,⽬的是梳理集团成员企业同类主数据的交集,⾸先评估⽤以满⾜集团整体层⾯的、公共的、较⾼抽象度需求下的主数据管理范围,其次评估在集团层⾯内对成员企业个性化应⽤需求的⽀持。
本调研问卷⾯向成员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数据管理等部门的专业管理和技术⼈员。
第⼀部分:主数据治理⼯作概况调研问卷
企业是否已开展数据治理或主数据治理⼯作?如有请简要介绍治理的背景、过程、效果,管理的常态等。如未开展请说明原因以及是否有计划开展?是否有对元数据开展治理⼯作?
是否有请专业咨询公司或软件⼚商实施过数据治理或主数据治理的相关咨询项⽬?如有,请介绍项⽬背景、⼚商名称、项⽬⼯期和成果等内容。
是否已有主数据管理的标准、制度、流程?如有请提供相关电⼦版⽂件。
请介绍主数据管理的组织建设情况,包括主数据管理的领导机制、相关部门和⼈员、⼯作分⼯和流程、主数据技术和⽇常维护⼈员数量等情况。当前组织建设是否满⾜主数据管理的需要?是否有下⼀步的组织建设计划(包括设⽴专业部门和岗位、新增⼈员、业务和技术培训等)?
是否已建设主数据管理(MDM)系统?如已建设,请提供软件原⼚名称(如果是企业⾃⼰开发的MDM系统,原⼚写为⾃开发),并简要介绍系统建设情况、上线时间、使⽤情况及软件原⼚的运维服务情况。如未建设,请介绍现阶段所采⽤的⾮MDM系统的管理⽅式。后续是否有建设MDM系统的计划?
审核主数据时是否依据相关证明材料?例如录⼊和审核企业类(供应商、客户)主数据时查看其营业执照影像件等。
主数据管理是否有集成企业征信服务(如:企查查、启信宝、天眼查等)、OCR、RPA等服务和技术?如有请简要介绍提供服务或产品的⼚商,应⽤场景和效果。
集团型企业总部与成员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数据治理等⽅⾯的⼯作关系是怎样的?总部是否直接参与或者指导成员企业的相关⼯作?是否已对成员企业的主数据统⼀管理?成员企业的主数据与企业总部主数据的关系是怎样的?
请介绍在主数据管理⽅⾯的投资情况,例如包括:主数据治理咨询项⽬的合同⾦额、MDM系统产品采购和建设项⽬投资⾦额、MDM系统⽇常运维费⽤、企业征信服务费⽤等情况。
是否有对主数据管理进⾏绩效考核?包括数据质量、数据审核时效等内容。
对各类主数据的现阶段的数据质量是否满意?如不满意请说明情况并提出初步的改进计划。
企业是否已建设企业服务总线(ESB)系统⽤于系统集成?如有请简要介绍系统原⼚名称和应⽤概况。如未建设请简要介绍当前采⽤的系统集成⽅式。
请简要介绍企业已使⽤的主要信息系统,例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制造执⾏(MES)系统、⾼级计划与排程(APS)系统、产品⽣命周期管理(PLM)系统、仓库管理(WMS)系统、物流运输管理(TMS)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SRM)系统、业务流程管理
(BPM)系统、办公⾃动化(OA)系统、企业绩效管理(EPM)系统、⼈⼒管理相关(HR、HCM等)系统、⽹上报销系统等。需提供系统的⼚商名称、类型和版本,如ERP系统的⼚商包括⽤友、⾦蝶、SAP、Oracle、⿍捷等,ERP的类型包括⽤友NC、NCC、U8、U8C 等,SAP ECC、S/4 HANA等,⾦蝶 EAS、云星空、云苍穹等。上述系统中与MDM系统集成的系统有哪些?最近⼀年内是否有⼤版本升级、新建设上述系统的计划?
企业是否已建设专业的商业智能(BI)系统?如已建设请提供软件原⼚名称和简要介绍应⽤情况,同时请介绍数据仓库或者数据湖的应⽤情况。
企业是否已建设中台系统(包括业务中台、技术中台、数据中台)?如有请简要介绍背景、建设过程和应⽤情况。如未建设,是否有建设计划?
请简要说明企业对应⽤公有云SaaS系统的观点和态度。
第⼆部分:主数据类型及应⽤情况表
填写说明:
主数据类型:是指通过主数据管理(MDM)系统或类似功能系统管理的主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客户、供应商、项⽬、物料、会计科⽬、⼈员、部门、合同,等。其中,客户和供应商可以作为⼀类主数据管理,即对⼀家企业或组织,可以只有⼀条主数据,但该主数据可以具有客户属性,也可以同时具有供应商等属性。相应的,客户和供应商分别管理时,同⼀家企业或组织在系统中将有两条主数据,并有对应的两个主数据编码,⽽如果不分别管理时,⼀家企业或组织在系统中只有⼀条主数据和⼀个主数据编码;
数据管理系统有哪些
源系统:创建主数据的系统,例如客户主数据,源系统可以是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客户主数据在CRM系统中创建后传给MDM系统,然后由MDM系统分发给ERP系统等⽬标系统。客户主数据源系统也可以是MDM系统,即在MDM系统中创建后传给相关⽬标系统。⼀类主数据的源系统可以填写为多个,例如因历史原因,⼀段时间内有新、旧两个版本的某种业务系统各⾃独⽴运⾏,并且根据业务功能的需要,两套系统中都需要有客户注册功能,虽然与主数据来源唯⼀的常规原则不⼀致,但应⽤现状是客户主数据存在两个源系统。
⽬标系统:接收主数据的系统,相当于是主数据的⽤户系统,即从MDM系统中获得主数据后使⽤,包括利⽤主数据做赋值或判断等。例如在MDM系统中创建供应商主数据,MDM系统将供应商主数据分
发给⽹上报销系统、ERP系统等⽬标系统,在⽹报系统系统中选择供应商主数据,供应商主数据的标准名称及编码将填⼊报销单中。
赋码系统:如果主数据直接在MDM系统中创建,通常由MDM系统赋予标准唯⼀的主数据编码,此时为主数据赋码的系统是MDM系统。如果主数据在其他源系统创建,则有两种情况,第⼀种是主数据直接采⽤源系统赋予的唯⼀编码,如客户主数据在CRM系统中创建,CRM系统赋予编码
C0001368并作为主数据编码,MDM系统将编码为C0001368的客商主数据分发⾄各⽬标系统,此时赋码系统为CRM系统;第⼆种是源系统的编码不作为主数据编码,源系统将主数据传递给MDM系统,MDM系统按规则处理后,向源系统返回MDM系统产⽣的主数据编码,例如CRM系统产⽣的编码C0001368不作为主数据编码,⽽采⽤MDM系统产⽣的编码1000018016,此时赋码系统为MDM系统。
业务主责部门:是指主数据在业务领域的负责部门,例如供应商主数据,如果公司设⽴有采购部对供应商做全⾯管理,因为供应商主数据是供应商业务实体数据的⼦集,那么常规情况下采购部就是供应商主数据的主责部门,如果企业未设⽴采购部,对供应商的⼀般管理和业务执⾏中的付款都由常规业务部门负责,那么因为业务部门对供应商信息第⼀接触者并且最为熟悉,此情况下主责部门可以是业务部。
数据审核部门:是指主数据审批流程中的部门,可以是多个,简单列举即可。例如业务部门录⼊供应商主数据,提交到业务管理部供应商管理专员处审核,审核通过后即编码⽣效,此时数据审核部门为业务管理部。
总数量:请提供截⽌到填报本表前⼀天的各类主数据的总数量。
⽇均新增数量:是指常态下,每⽇新增加主数据的数量,估算即可。对包括⼈员、部门等不⼀定是每⽇都有新增的主数据,填写为⾮⽇增。
主从关系:指主数据是由主从关系的多条记录管理的,在主数据⽀持某类专业系统的应⽤场景下较为常见,例如为⽀持某ERP系统的销售相关业务,⼀个客户的主数据,会包括⼀条记录客户基本信息的主表数据,以及多条与销售业务相关的从表数据,类似情况下,存在主从关系处填写为是,否则填否。
从表数据简述:本内容针对存在如上主从关系的主数据,如存在,请简单列举从表内容,⽐如某企业的客户主数据有两种从表信息,⼀种记录客户主数据可以被应⽤的多个机构,另外⼀种记录针对不同场景的销售配置信息,此情况下,可以填写为:多个应⽤机构、多场景销售配置。如不存在主从关系,本内容为空。
唯⼀性保障:是指为保障主数据唯⼀性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如对作为供应商或者客户的国内企业,新建或者修改名称时,除了要按企业全称查重外,还可以通过必填的统⼀社会信⽤代码查重。对包括英⽂在内的外⽂名称,需考虑字母⼤⼩写因素,可统⼀转换为⼤写字母后查重。
第三部分:主数据表结构(含从表)
原⽂链接:⼀份主数据治理调研问卷的参考样例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