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出版时间:2017-09-30 16:35:05
网络出版地址:knski/kcms/detail/43.1509.R.20170930.1635.002.html
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慢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郎艳飞,阮慧杰,卜佳,许翠萍*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山西省太原市 030001)
摘要:  为了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将73例bacterium
慢性腹泻患者分为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和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结
果显示,与前相比,两组患者排便次数、粪便性状明显改善;两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0.48%
和67.74%。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全身过敏反应、荨麻疹、便秘、口干等不良反应。
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慢性腹泻,其疗效优于单独服用布拉氏酵母菌
散,安全性好。
关键词:布拉氏酵母菌散;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慢性腹泻;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4.4        文献标志码:A
*通讯作者,E-mail:*********************
Observation of Bulbulia Bacterium Powder combined with Clostridium Butyricum Vac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arrhea
LANG Yanfei, RUAN Huijie, BU Jia, et al.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the First Hospit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Taiyuan
便产生腹泻(Diarrhea)。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日),粪便量增加(>200g/日),粪质稀薄(含水量>85%);病程超过3周或长期反复发作者为慢性腹泻 [1]。慢性腹泻病因复杂,病程迁延,严重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成为全球公众健康问题,根据其病因不同,临床症状多样,原则各异。临床实践中常规慢
性腹泻的方法有口服止泻药、消炎药、解痉药及营养补液支持等,短期疗效尚可,远期疗效欠佳,且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及禁忌症。因此,结合慢性腹泻患者的发
病特点,寻疗效更好、副作用及禁忌症更少的慢性腹泻药物与方法符合临
床需求。临床上感染及肠道菌失调是最常见的导致慢性腹泻的病因,目前调节肠道菌的微生类药物已越来越多应用于慢性腹泻,但针对众多种类及作用机理不同的微生态类药物如何选择及配伍仍处于探索阶段。布拉氏酵母菌从印尼荔枝和山竹皮中分离得到,是酿酒酵母的亚种,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一株具有生态调节作用的生理性真菌。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布拉氏酵母菌散可用于抗菌药相关性腹泻病[2-3]、儿童急性腹泻[4]等疾病,但其用于慢性腹泻的临床研究甚少;特别是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慢性腹泻的临床研究更罕见。本研究比较单用布拉氏酵母菌散与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慢性腹泻,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门诊和住院部的73例慢性腹泻的患者,入选标准:符合“罗马Ⅲ[5]:功能性腹泻”的诊断标准;男女不限,年龄在18-80周岁。排除标准:(1)过敏体质或对微生态制剂有过敏史者;(2)有心、肝、肾功能不全者;(3)有肠道寄生虫病(如阿米巴感染、血吸虫病)者;(4)胃源性、胰源性腹泻;(5)重度的慢性腹泻;(6)晚期癌症所致的腹泻;(7)变态反应疾病所致的腹泻(如食物过敏、过敏性紫癜);(8)接受中央静脉导管输液的患者;(9)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
1.2 分组符合入选标准者,征求入组同意并签署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2014]伦审字(Y13)号)的“知情同意书”,填写临床观察表,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布拉氏酵母菌散组和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组。其中单布拉氏酵母菌散组患者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7.52±15.20)岁;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组患者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19-79)岁,平均年龄(49.57±13.84)岁;两组患者的病程均超过3周,为1月到20余年,粪便次数最多7-8次/日,为不成形稀便或糊状便,无脓血及黏液,无发热,粪便常规无白细胞及脓细胞,粪便潜血(-)。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例数(n)性别(男/女)年龄(岁)单布拉氏酵母菌散组31 15/16 47.52±15.196 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组42 24/18 49.57±13.836 统计值χ2=0.550 t = -0.602
P值 0.486 0.555 1.3 方法布拉氏酵母菌散组:饭后口服,0.5g/次2次/日;联合组在布拉
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14天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
状无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安全性指标安全性参数设定为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症
状按轻、中、重和危及生命四个等级记录。轻度:短时间不适(< 48 h),无需
医疗;中度:轻度-中度限制日常活动,不需要或者只是需要少量的医疗干预;
重度:显著地限制日常活动,需要日常生活照顾,需要医疗,可能需要住院;危
及生命:极度限制了日常活动,显著地需要日常生活照顾,需要医疗和住院。并
按照可能有关、可能无关、肯定有关、肯定无关记录与药物的关系。
1.7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前后慢性腹泻患者排便次数、粪便性状的比较如表2所示,14天后与前相比,单布拉氏酵母菌散组症状有所改善(P<0.05);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组症状明显改善(P<0.01);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组与单布
慢性腹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肠道菌失调是其主要致病因素之一[9]。肠道菌失调后,有害菌繁殖产生毒素等物质损伤肠粘膜上皮细胞;有益菌尤其是产酪酸菌数量减少,使酪酸分泌不足,而酪酸是结肠上皮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酪酸的减少造成肠上皮进一步损伤,最终导致黏膜屏障破坏和黏膜通透性增高,造成粪便性状的改变,从而发生腹泻。
布拉氏酵母菌区别于其他细菌性益生菌的主要是可以和抗生素合用,故现在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抗击腹泻的药物中。布拉氏酵母菌散直接抑制或拮抗肠道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