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数据库技术
Database Technology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基金项目:2019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信息化时代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实践探究,课题编号:2019090。
我国教学资源库的数量虽然很多,但是各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都是各自为战,质量良莠不齐,需求与资源的矛盾日益凸显,且同时受到思想观念、技术水平等外界因素的限制,同时教学资源库建设不规范,优质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资源的组织管理无序化,在资源充实和有效管理方面很薄弱。因此,本研究结合本校贵州师范学院的教学改革需求,通过对本校教学现状、管理措施及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构建适合本校的基于“一云一网一平台” 理念(“一云”是建设“教学资源云盘”,“一网”是建设“教学资源网站”, “一平台”是建设“教学资源平台”)的教学资源库,使得该教学资源库适用于我校的教学实际要求,通过对教学过程数据的分析以及信息反馈,为教师提供教学进程参考,能更好的制定教学计划,为学生提供学习进
度参考,从而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且减轻教师教学压力,提高教学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1 基于“一云一网一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分析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度发展,物联网、无线传感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APP 等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如何促进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深层次结合,如何实现自主式、推送式、触发式教学,如何改善教学数字化管理水平,深化教学改革,一直是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孜孜追求。本研究以信息技术类课程为例,基于 “一云一网一平台”理念,以期实践探究推进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共享,加大师生互动、激发教学兴趣。
首先,分析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难、教学慢、教学繁”,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多,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教学方式也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填鸭式学习占主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数据,也是以纸质的作业、考试等得出结论,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完全处于空白。
其次,分析课程教学资源的“信息孤岛”、“数据烟囱”,教师在教学前往往会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但是无法给出相关的课外资料让学生扩充知识面,而互联网的内容良莠不齐,学生不具备信息筛选的能力,因此在课堂导学这一块有待加强。此外,教师的教
基于“一云一网一平台”的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
牟波
(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18)
学模式以课本内容为主,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堂的主体在于学生,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好奇心被束缚,缺少课堂中的问题讨论环节,师生之间缺少交流。
最后,分析各种教学资源实际应用中“互联互通难、信息共享难、教学协同难”,往往一个版本针对所有学生授课的模式效果并不理想等应用难题,如何以“一云一网一平台”改善本科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库,使用不同的互联网方式,进行独立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实际操练、交流展示、差异评价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2 基于“一云一网一平台”网络资源库建设的组织与管理2.1 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组织
高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有一个组织团队,教育技术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和教务处负责设计和组织,各院系积极参与。高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应由教务处领导,教育技术中心负责管理、协调,同时各院系的教师、美工人员进行教学资源的规划、建设工作。并且,要明确意识到团队作用的重要性,为不同职责的人分配工作任务,使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工作目标,并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做到分工有序,赏罚分明,目标明确,合作共赢。2.2 高校教学资源库角的权限划分
在建设高校教学资源库时,明确建设主体,规范参与者角权限是最终得以成功的重要环节。其具体做法为将用户分为五种,分别是系统管理员、专业库负责人、子库负责人、参建人员和普通师生,权限层层递进。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其余各级管理人员都由上一级制定,如专业库负责人由系统管理员指定,子库由专业库指定。
2.3 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制度和标准
一个优秀的平台需要规范的制度作为约束。在资源库建设过程
摘 要:本文研究以“一云一网一平台”理念为基础,结合贵州师范学院信息技术类课程网络教学实际,对传统模式下教学过程中所
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析主流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发适合贵州师范学院的教学资源库并开展应用研究,分别从课程资源建设、组织与管理、设计分析及开发流程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网络系统;一云一网一平台图1:基于“一云一网一平台”教学资源库的架构
数据库技术Database Technology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中,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以保证长期有效运转。在例如资源上传共享与审核、学习申请、资源引用等各环节都应使资源的使用人和管理者有法可依,做到有序使用,制度化管理。
3 基于“一云一网一平台”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设计
利用“一云一网一平台”理念优势并与传统课堂深度融合,提出适合本科教学的教学资源库,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经验的基础上,以信息技术类公共课程教学为例,先行先试,着力建设“一云一网一平台”的教学资源库系统。如图1所示。
“一云”是“教学资源云盘”,促进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深层次结合,让教学资源聚起来,推动教学资源数据从“云端”向教用、学用、研究用落地,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有利于师生资料查阅方便,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网”是“教学资源网站”,整体改善数字化管理水平,深化教学改革,让教学资源通起来,向上连接教
务系统,向下覆盖教师、学生,实现网上教学资源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减少不必要的教学设施,节省教学经费,将资源运用到更重要的方面,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解决了教学资源管理不便利,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一平台”是“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让教学资源用起来,打造课程教学资源“聚通用”的现实版,轻松融入来自各处的优秀教学模块,可对缺少的教学资源及时发现,及时补充,并且能实时更新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教师的教学进程,提出科学化的学习进程分析和教学计划分析,并且根据不同个体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推荐学习资料,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明确教学重点和学习目标。
资源网站
4 基于“一云一网一平台”的教学资源库开发
以本科生信息技术类公共课程为例,研究基于“一云一网一平台”理念的可行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方案,而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流程可分为:教学资源网站——教学资源云盘——教学资源平台——分析修改等多个环节(如图2所示)。
(1)“教学资源网站”,为教生提供“课程一网通”窗口,实现教学便利,针对教学活动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呈现,主要包括对学生学情,学习需求、接受程度、学习风格等,而学习目标则注重了解教学应该达到的目的,同时对学习内容进行私人订制,以期来确定教学主题,进一步细化课程表达的知识点,
同时教学过程中学生反馈相关问题以及予以总结,并及时调整改进。
(2)“教学资源云盘”,资源设计开发整合,统揽课程资源汇聚,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资源云盘的设计开发是最核心环节。网络资源的开发,首先需要根据具体的知识点,搜集教学所需要的文本、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各种各样的数字化资源,然后根据具体的逻辑结构对资源进行筛选整合,进行视频的拍摄、录制、剪接、编辑等一系列制作工作。
(3)“教学资源平台”,推送教学反馈,面向师生和公务用户,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为师生建立交互性强的信息技术类公共课程教学资源库门户,并对教学资源进行收集、分类、整理、收藏、管理与应用,探索并积累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经验。
(4)分析修改总结完善。根据后台管理系统搜集到的用户使用的反馈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对已经制作好的教学资源进行必要的调整与修改,不断总结完善教学资源,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 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多元化,高校的师生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高校的信息量和所需的教学资源也在不断扩充,但对此类信息资源的管理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纸质层面,所以亟需建立一个网络教学资源库,来存储、分析和管理教学资源。同时,高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也需要科学合理化,
既不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全盘否定,同时也要加入新型的网络教学的理念。本研究在总结并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建设“一云一网一平台”的教学资源库系统,“让教学资源聚起来,让教学资源通起来,让教学资源用起来,打造课程教学资源“聚通用”的现实版,实现“教学资源共享”,项目研究体现了以本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理念,是在本科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积极探索,更是对本科教学改革要求的创新型探索和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卿竹君.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J].电子技术
与软件工程,2019(13):181-182.
[2]王惠.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交通
大学,2014.
[3]蒋文彬.高职网络教学资源库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重
庆:西南大学,2008,36-56.
[4]乔丽娜.中小学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北
京理工大学校报,2014,06:73-76.
[5]廉冰娴,闫波,杨高宏,申军伟.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资源
库系统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1):10.
[6]张旭.基于W3C标准的高校音视频资源库建设研究[J].电子
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2):22-23.
[7]江务学,张璟,王志明.云计算及其架构模式[J].辽宁工程
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575-579.
[8]陈林,刘杰,梁凤兰,陈浩.云存储: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
微计算机息,2011,6:156-158.
[9]刘琨,李爱菊,董龙江.基于Hadoop的云存储的研究及实现
[J].微计算机信息
,2011,8:187-190.
作者简介
牟波(1980-),男,贵州省贵阳市人。硕士学位,副教授。研究
方向为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云计算、现代远程教学、实验教学改
革、网络教学。
图2: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流程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