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简介:UL发展史、UL组成、UL在全世界的权威、UL安全认证的重要性等;
2.UL标签:标签必须具备四个要件:UL注册标志(圆圈内UL,含有R注册标志)、LISTEDUL认证类型中的列名服务,另外还有两种分别为认可服务(RU)和分级服务(CLASSIFIED))、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控制号(Type R适用)或序列号(Type L适用)、产品名称(某些场合可以省略,如标示打在产品本体上),以上四个要素缺一不可,不完整会影响工厂出货;
3.根据UL标志取得和使用方式及工厂检验频率,分为Type LType R服务,我公司属于Type R服务。Type R主要要求有:工厂被授权使用UL标志后自行通过印制、丝印、压铸、模印等方法在产品上使用UL标志,或UL认可的印刷厂印刷(需要有PGAA资格)、工厂检验频率:一个季度至少一次、安排有生产的检验、事先不通知。
4.PGAA供应商:什么是UL授权的PGAA供应商?就是经过UL授权可以印刷UL标志的印刷厂;那些标签要由授权的PGAA供应商印刷?若产品的UL Listing/Classification Mark(完整四要件)没有出现在产品上,而是印在它的包装袋/箱,如吊卡、塑料袋、彩盒、大小纸箱上,则此包装袋/箱的供应商也要有PGAA。但是,若产品的UL Listing Mark(完整四要件)已出现在产品上,则印有UL Mark(额外印的只做为广告用)的包装袋/箱,如吊卡、塑料袋
、彩盒、大小纸箱的供应商,不需要PGAA,说明书、产品目录也不需要PGAA,塑料成型的零部件(如外壳等)上面有UL Mark(用射出或网版印刷),若这些零部件是出货给UL的最终品组装厂使用,则这个供应商不需要申请PGAA
5.        UL跟踪检验流程:

6.        UL跟踪检验细则:重要文件,每当一个新厂商申请之产品或新类别的产品通过UL工程部门测试后所发行的一本跟踪检验细则(Follow-Up Service Procedure),此细则内详述被授权的工厂、产品结构及生产、测试、抽样、标示等规定。提供UL检验员进行工厂检查的依据。该细则是UL的财产,不得转让或复印,改细则是UL借给工厂使用,必要时得收回。
7.        Follow-Up Service Procedure文件的更新:若此文件内有任何更新,需要将新文件覆盖旧文件上面,旧文件不得撤销,保存文件的完整,底部的和传真,及工厂的联络人、公司名称、地址有变化,请及时通知UL
8.        UL现场检验:(不事先通知)
A.        工厂代表:
UL检验人员到厂拜访时,工厂代表须在被告知后10分钟内出面,带UL检验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工厂不得拒绝进入生产区域或仓库。若指定的代表不在,则要由其代理人陪同UL检验人员完成检验工作。
B.        文件:
工厂须妥善保存ULFUS细则,并随时地更新,以便工厂自我检查及UL检验人员到厂拜访时使用;ULFUS细则不完整或遗失,且工厂无法提供UL Myhome@UL取得网络电子档,则UL检验人员将会扣留工厂的UL产品,直到ULFUS细则完备,并确认产品合乎ULFUS细则的要求后,才会予以放行;针对所有UL要求的检验、量测和测试所需的设备,其内校、外校报告均须符合UL仪器校准规范;工厂实施的检验计划及生产线的测试报告要随时可查阅。
C.        生产线:
确认生产线是否依照相关标准执行生产线测试;查验测试设备的校验记录及点检记录;确认相关加工过程是否符合要求。
D.        仓库:
    检查库存产品型号及标识;UL检验人员可从仓库抽样做检验;若生产线和仓库都
没有UL产品,则进行生产预备访问的检验。
9.        产品测试:UL细则中要求抽样寄UL做跟踪测试,UL检验人员会到工厂抽取样品,并填写样品卡。工厂要在5个工作日内将样品机样品卡寄到指定的UL测试部门,并确保UL试验室在10个工作日内收到;UL在市场上抽验货收到消费者投诉,认为有必要对工厂所生产的产品进行确认时,UL检验人员回到工厂抽取适当的样品,这种情况下UL一般要求检验中心而非工厂寄样品。
10.        VN及处理:
A.        下列情况会被出VN
        UL标志/标签转到其他未被授权的地点使用;
        产品结构或使用的元器件变更而未向UL报备;
        工厂的检验及测试或记录为按照规定实施;
        迁移或增加生产地点而没有事先向UL报备;
        拒绝UL人员进入工厂;
        产品标示不正确;
        工厂未依规定寄出样品;
        其他。
B.        VN应对方法:
        修正产品以符合要求:工厂对有问题的产品进行返工,更换零件等以符合要求。在UL检验人员确认后可正常出货。若修正产品无法当场完成,则应通知UL检验人员做复检;
        去除UL标志:若问题无法解决或不想等待UL工程部判定,工厂可除去UL标示并经UL人员确认后出货;
        留置待UL工程师判定;若问题无法立即处理,则须等候UL工程部的判定,在判定结果为可接受前,产品不得出货,选择这种处理方法工厂要立即通知申请者联络UL工程部以解决问题。若原申请单位在美国,亦可请工程部协助处理;
        销毁不合格产品。
C.        去除UL标志的方法:除去产品上的UL标志和有关UL的标示(如UL ListedUL1950html ul标签等),及包装、说明书、使用手册上有关UL的标示。
11.        加强检验方案(IMP):
A.        下述原因可能导致IMP
        UL标志拿到未经UL授权的地点使用;
        UL标志用在不符合UL要求的产品上;
        不当使用UL标志。例如,将UL检验人员暂时留置的产品,未经UL许可就出货;
        连续被开UN
        在市场上发现产品有安全方面的瑕疵;
        其他重大问题(如假冒的Type L服务,拒绝UL检验人员进厂检验等)
B.        IMP的执行:
        管制UL标志的使用;
        增加检验次数(每月至少一次)的检验费及IMP管理费由工厂支付;
        加强检验期至少90天;
        90天期满,UL检验人员会以书面报告通知指示单位,依工厂的表现,建议取消或继续加强检验或采取其他进一步严格的方案,如取消档案。
12.        终止UL服务:
        若申请者想要终止UL服务,要写信给UL的客服部提出申请;
        UL档案因欠缴费用或其他原因被取消,UL检验人员回到工厂将UL细则及UL标签收回;
        UL档案取消后不允许将UL标签用在此档案中登录的产品上,直到档案恢复。
13.        恢复UL服务:
        若申请者想要恢复UL服务,要写信给UL的客服部提出申请;
        UL档案是因欠缴费而被取消,申请者须补缴费用;
        欠缴费后,UL档案不会自动恢复。申请者需要在补缴费用后向UL客户服务部提出恢复申请。
14.        变更生产地址:
        申请者要写信给UL的客服部提出变更申请;
        通知UL检验人员填写变更资料。
15.        增加新的生产地址:
        申请者要提前写信给UL的客服部提出申请。
特别注意:在新制造地点加入到FUS以前,不能在新地址使用UL标志,否则、可能非授权生产而导致IMP
16.        UL费用:
        年费;
        固定检验费;
        跟踪服务检验服务样品测试费;
        VN验证费----被开VN才要。
17.        计量要求:
UL有一套专门的计量校准要求,针对通过ISO/IEC 17025的校准机构要求较少,只是对校准范围及校准结果进行确认。而未通过ISO/IEC 17025的校准机构和内部校准要求较多,主要有以下十一项:
        标题:如检定证书、校准证书等;
        校准实验室的名称和地址;
        在何处校准,主要是针对不同的校准单位;
        校准物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的标识(一般为设备制造商、型号、编号或内部编号----设备的唯一识别码);
        报告编号----应该是唯一的;
        校准的结果:如在公差范围内,超出公差或损坏;
        校准日期;
        校准的结果,适用时带有校准数据;
        测量的参数应该包括在测量报告上;
        检定、批准人签字,电子签字可以接受;
        测量标准器具可溯源到国家标准。
一、工厂检查的要求:

1、首次工厂检查

工厂检查前,工厂需准备以下文档资料以备检查:

公司组织机构图

质量控制流程图

生产流程图


产品更改流程图或文件

QC 人员及关键岗位人员培训记录

来料检验相关文件(如标准,作业指导书等)

制程(生产)检验相关文件

出货检验相关文档

设备管理相关文档(如校准记忆, 设备台帐等)

基本的生产设备(如高压仪等)

不合格品控制

届时,UL 工程师将对文档和现场进行检查并和贵司进行交流

2、年度工厂检查

年度工厂检查需要准备的数据与的过程与首次工厂检查基本相同, 但年度工厂检查需提交一致性检查所要求的文档,具体要求见工厂检查用户手册。

二、工厂检查内容:

1、组织机构和品质体系

质量部门在工厂中所处的地位,职责和工作情况

人员情况(QC 人员及关键工位的实际认知和操作)

2、来料检验

检验条件(环境,设备,计量/校准情况,人员)

待检物品,合格品及废品的堆放及标识

来料检验的实施(作业指导书:包括抽样标准,AQL 水平, 检验方法和判定信据试记录,判定和放行等)

供货商的审核:

3、仓库

仓库条件(整机和零部件)

零部件和成品的存入及标识,成品的保存和交递

领发料的过程,领发料控制文档

BOM 文件(零部件清单)的检查

4、生产过程

产品的标识及可追溯性

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处理

巡检人员的作业指导书及原始记录


5、例行检验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情况及测试记录

安全测试设备的计量/核准和日常功能检测记录

6、出货前的抽样检验(最终检验)

抽检的作业指导书(抽样标准:AQL 水平及检验方法)

抽检记录

7、设备检验

安全测试设备台帐

主要设备的核准方法和记录

内部核准方法和记录

8、认证产品一致性检验(适用于年度检验)

是否保留并能够提供 UL 签发的CDF 照片及证书复印件,

是否保留并能够提供工厂内部进行的一致性检查的记录,

安排认证产品的生产或在仓库内保留前期生产的认证产品

UL 检验员与结构数据和照片数据核对是否存在差异,或违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