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5年java⼯作经历给未就业和迷茫的你
分享⼀段⾃⼰四年的职业经历,希望分享给应届/刚⼊⾏/刚培训完/想去参加培训的同学们/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们;
对于你们未知的职业旅程,获取有很多的期待、不安、甚⾄于没有信⼼,那么,可以看看我的经历,或许能在⾯临选择的时候帮到你什么;话说在前⾯,确实跳槽⽐较频繁,但是其中也有很多被迫,迫于⽆奈和⽣活,为⾃⼰曾经离职导致公司有些许损失的公司道歉;
希望各位可以确定好⼀家OK的公司,⼀直⼯作⼀些年,这样才会有⽐较深的积淀;
介绍⼀下⾃⼰,男,90后,⼭东⼈,⾼考时因某些原因被⼀些野鸡⼤学欺骗,上了⼀所省内⼆流的专科学校,全⽇制专科学历,电⼦信息专业(偏向硬件);
⾮常感谢我刚刚迎娶的⽼婆,⾮常感谢她对我的不离不弃,如果不是她,或许我的⽣活早已颓废不堪;
学业经历
被野鸡⼤学欺骗后,来到⼆流的专科学校,⼥朋友是隔壁的⼀所211学校;在我们学校这边,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不是很强,⼀节课听课的不⾜五分之⼀的⼈,下课后也是充实的游戏时间,⽽在我对象学校那
边,每次过去,图书馆都是满满的,安安静静的仅有翻页的声⾳。⼤⼀刚⼊学不久的我,发出感慨,这世界落后并不可悲,可悲的是,⽐你优秀的⼈竟然⽐你还要努⼒。于是,每周周五下午放学,我都会来对象这边的学校,借着对象宿舍同学的⼀卡通,跑进图书馆,学习,查资料;在平时的时间⾥,我都会晚上在⼗⼆点以后睡觉,看看嵌⼊式,看看别⼈的经验分享。你不辜负努⼒,努⼒也不会辜负你。以专业第⼀的成绩毕业,并且参加省内和国家各类⽐赛,获得了不少的证书和成绩。
拿着这傲⼈的成绩,第⼀次去了杭州,⼀份实习的⼯作,做物联 或 飞⾏器,但当时给到我最⾼的⼯资是1300块,确实有点低了,第⼀次向现实低头,打击还是很⼤的,觉得⾃⼰能⼒可以,但是来到这边发现学历差距太⼤,⽽且,他们确实能⼒⽐我强。
就这样,在家⾥,我⾃闭了⼀个多⽉时间,因为⾃⼰还想去追梦,但是,⽗母看到⼯资,就反对了,我每天都会睡⼗⼏个⼩时,天天懵懵的。
⼀直到两个⽉后,我坚持了⾃⼰的想法,从软件⼊⼿,去北京学java。
培训经历
当时的培训费⽤在两万块左右,很多学校可以选,但是⾃⼰更看重学校的管理,因为⾃⼰清楚⾃⼰,不是⼀个那么能克制得住⾃⼰的⼈。贷款上学,本来两万块的学费,增加了接近4000块的利息,不是没有能⼒⼀笔付清,⽽是,我希望给毕业后的⾃⼰⼀些压⼒,⼀定要到好⼯作。
在学校的⽇⼦,算得上舒服,每个⼈都抱着毕业后⽉薪1万块起步”梦“来的,辅导机构⼝号喊的超级响,毕业就业平均薪资⼀万出头,但是,那只是个梦好不好?你想想,企业傻吗?你报了这个辅导班,不学习,天天睡觉,为啥这种⼈去企业,企业就要给他开出⼀万块的薪资呢?真的是做梦。
不过,我们机构的风⽓还好,早上五点多,教室⾥就有⼈了,晚上⼗点后,⼈们才开始离开,⼗点半后才开始⼤批量离开。教室后⾯有不少床,极少是⽤来午睡的,更多的是,在这⾥通宵达旦不回去的;教室后排也摆了不少刷⽛的缸⼦,⼤部分都是通宵后洗把脸,继续⼲的。我的表现平平,班⾥五⼗多个⼈,⼗⼏个是科班出⾝的,他们基础更好,⽽且,学习的也更快,来到学习的中期,每天内容量就特别⼤了,完全跟不上,我每天都是11:30以后回去 ,后期都是12点以后,也玩不成,但是也要休息啊,不然,每天那么多⼈在⼀个教室,很困的。
就业经历
转眼来到毕业的时间,就业推荐,给出了两条路,第⼀,你可以⾛应届,那么,你的⼯资就会特别的低;第⼆,你可以⾛多年经验,那么,你⾯试就要看命了,得好好准备⾯试,详细的记住曾经的⼯作细节,准确的参数;⼤部分⼈选择的是后者,⽽且⼤⾔不惭的写上三年⼯作经验。
下⾯就是⾯试,北京⼈⽐较多,简历就会推的很多,所以,HR会简单的做第⼀轮筛选,最容易筛选的就是学历了,因此,本科学历和专科学历能接到的⾯试通知完全不是⼀个数量级的,可以这么排序⼀
下,最⾼的是计算机专业的,然后是研究⽣,然后是本科⽣,然后是专科⽣,有的专科⽣投递⼀周简历,也仅仅会得到⼀次到两次的⾯试机会,因为我在⼤学的时候套读了⼀个⾃考本科,有本科证和学位证,因此通过了第⼀级的审核,⾯试机会也不会那么的少(后⾯会讲,专科学历的⾯试);
不敢把⾃⼰的⼯资叫⾼了,当时给⾃⼰定的是10k,3年,⾯试的机会就会⽐较少,后来降到8k,机会就⽐较多了,顺利的通过了⾯试,公司是⼀家外包类型的公司,后端开发三个⼈,我脑⼦天⽣不会背东西,⼀点都背不过,所以,当遇到笔试+⾯试,或者⾯试官问⾯试题的时候,我就会觉得凉凉,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满脸通红,⼀直红到脖⼦根那种,不过,也会有⾯试官只问业务,不问技术的,只有碰到那种⾯试官,我就特别庆幸了,庆幸的⾃⼰会回去吃顿好的(才不管能不能通过);⾯试的简历写的⾮常的饱满,超级⼤的⼀个项⽬,所有的技术点,我都写上了,被⼈问彻彻底底的受不鸟,⼈家问你,都是你做的?我说不是,但是为了表现⾃⼰,我说,其他部分的技术攻关,我们⼀起做的。这是⼤错特错的地⽅,千万不要这么说,太假了,你真的做过项⽬就不会这么说了,你可以挑⼀个⾃⼰讲的好的⼀两个功能讲⼀下,其他的,就不要写在简历上了,不过你可以顺嘴说⼀下⾃⼰的理解。
产品类型的项⽬和外包类型的项⽬不同,产品类型的项⽬,⼀个⼈只需要负责⼀两个模块就好,外包的⼏⼗万的⼩项⽬,就可以多写⼀点了,毕竟,⼩项⽬后端开发⼀般后端只会安排1-2个⼈,你说多⼀点,不会露馅,但是产品类型项⽬,千千万万别那么说,后来我在⼀家产品类型的公司做,公司不属于创业期,我们只是在维护,版本迭代,每天都加班,⼀年多时间我才参与了两个模块,所以,当你
说,都是你做的的时候,就知道⾯试官⼼⾥是什么感觉了,哈哈哈。
总之,我⾯试上了,碰到了⼀个不是技术的⾯试,就碰进去了,叫的8k的⼯资,实际上给到7k,在同学⾥⾯来说,我算是⼀般般的,真的也是有拿到12的,不过,太稀奇了。
还有,在这⾥提⼀下就业平均⼯资,前⽂中我有提到,机构说,平均薪资10k+,当时我们宿舍有6个⼈⼀起培训,都还是⽐较努⼒的,但是,就业成功的,只有3⼈,也就是说,别⼈我不管,有不少⼈是就不了业的。其实也并不是说不到,可能⼯资⽐较低,可能没有那么多耐⼼⼯作,也可能,不热爱这个⾏业了,在这⾥不做评判,但是,我想表达的是。现在在培训的同学们,不要相信机构的所谓的宣传,打铁还需⾃⾝硬,学东西这件事⼉,你得上⼼啊。
⼯作了有⼀年的时间,⼤部分分到的任务就是简单的spring框架应⽤,写写业务,当时,因为某些环境的原因,在16年底辞职,决定离开北京,南下杭州。
年前去了⼀次,逗留了有12天,因为⾃⼰不会存钱,当时确实也没有什么积蓄,还需要家⾥来帮持,我每天要100块的⽣活费,但是当时,仅住房⼀项就要⽤去我每天70块钱,⾯试的话,还需要交通费,我还得吃饭。
所以当时的⽣活是这样的,早上去对⾯的包⼦店,买5个⼤包⼦,吃两个;上午⼗点多再吃两个,这样
⽩天就不⽤吃饭了,晚上回来再吃。杭州的⾯试机会,⾮常明显的多,多于北京太多,但是,年前确实⼜不是很好⼯作,每天我都会排三个⾯试,不断的在公交上辗转,在路上看晚上整理的笔记,随⾝带着录⾳笔,录下⾯试过程来。虽然是晚上⾃⼰⼀个⼈听,但是,刚开始,听得⾃⼰也⾮常羞愧,问题完全答不上来,所以,我就⼀次次的播放录⾳,把录⾳中问到的所有的问题都记下来,⽹上的讲解,然后背过,准备下次⾯试;
但是,你会发现,这样做根本不对,因为,⾯试官要求的是,⽤你⾃⼰的话讲出来,⽽不是,仅仅需要你概念式的回答,从那以后,我查问题再也不记概念了,⽽是,⼀个问题看⼏个博客,然后⾃⼰总结⼀下,再写。
就这样,年后应付到了第⼀份⼯作,依然是外包,但是⼯资有⼩幅度提升。
当时的环境特别差,我说⾃然环境,杭州三⽉份左右是梅⾬季(当地⼈说,产杨梅的时候就是梅⾬季),刚去,没有钱,租了⼀个朝北的房间,但是连续下了四⼗多天的⾬,房间⾥没有活动空间,落脚的地⽅不⾜两平,由于当时没钱,门⼝的炒饭都吃不起,正⼋经的在屋⾥清⽔⾯条咸菜,在屋⾥做饭本⾝就潮湿,再加上梅⾬季,朝北没有太阳,每天晚上都会被床单湿醒,确实能抓出⽔来。
当时为什么条件那么差?⼀部分是因为⾃⼰没有积蓄,另⼀部分来源于家庭,我是北⽅⼈,⾃⼰去南⽅⼯作,⼥友家⾥⼈担⼼,所以要表⽰⼀下我过得很好,当时第⼀个⽉发⼯资买了个ipad给她,但当
时⽼板有问题,每个⽉会在各个地⽅克扣钱,⽐如,不⾜万的⼯资,个税就缴纳接近千,但实际上,⽀付宝上可以查,缴纳的很少,当时实际到⼿也就才不到6。
⼲了⼏个⽉,受不了这个⽼板了,主要是他把我们当傻⼦,我选择了离开,去了⼀家⾦融的产品公司;
这份⼯作到⼿⼯资也到了10以上了,我们的组长(就是我们组中⼏个后端中⽐较有话语权的)⼯作6年多了,技术也很好,特别擅长协议相关的,他之前是做物联⽹的,其实也是两个⼈聊得来,会偶尔墨迹⼀下他,和他⼀起下班⾛回他家,然后我再⾃⼰坐车回家,中间多⾛了不少路,但是⼤城市⾥⾯的⼈孤单啊,有个聊天的也挺好,他就会跟我讲⼀些⼯作的经历,后来熟了,就会更多的讲⼀些技术⽅⾯的东西,他讲的东西,⼀⼩时的内容,⾃⼰学的话要学⼏周时间,那时候,我就明⽩了,原来,技术进阶最好最快的办法,是技术分享的经验。随后,我会更主动⼀些,喝喝饮料,吃吃饭,我们在成为朋友的同时,他也成为我⽼师,教我超级多的东西。
好景不长,公司跑路了,我们都被⽋了三个多⽉的⼯资,不得不再去⼯作,此时的我,感觉⾃⼰还没有积淀,基础特别差,但是,⾃⼰⼜对业务和实操特别感兴趣,所以,把⾃⼰的主要学习经历放到了这边,其实,如果条件允许,⼯作环境相对于稳定的话,这时候更应该做⼀些积淀,好好去学学基础的内容,但是,⼯作不得不让我暂时放下积淀,在业务⽅⾯更多的去学习。
下份⼯作是⼀个外包,⼩公司,20⼈左右的公司,在这⾥,因为⾃⼰业务能⼒⽐较出⾊,那么就可以带团队了,带着⼏个应届和1-2年经验的⼈⼀起做项⽬,更多的是站在业务后来的可扩展性和于客户谈需求时的不确定性上去设计业务。这段时间,做了超级多的业务,⼀周多就可以完成⼀个项⽬,然后交付,性能⽅⾯考虑的⽐较少,更多的是码业务,市场的⼤部分的API都接过,也累积了⼤量的⼯作经验,还有管理经验,但这家公司,最后也因为发不出⼯资来和平分⼿。
唉…还是没有积淀,我很着急,因为,太空壳了,懂技术的⼈,瞬间就被问穿的。
下家公司是⼀家产品型公司,很正规,很⼤,业务也很好,我是最菜的⼀个,确实是最菜的⼀个。
刚到公司,每天都胆战⼼惊,每天都在竞赛,因为,超级怕拖累团队,我确实是最菜的。
会预先将⾃⼰的任务进⾏学习,也不好太打扰同事,想各种办法弄懂,这段时间也是最累的,每天搞到两点以后,⾮常珍惜这个岗位,这个机会。
后来,慢慢⾃⼰的⼯作,就熟悉了,不是那么太累了,公司有很多⼤⽜,我还想⽤之前那招,可是,同事们油盐不进啊,不是很知性,后来,某位P7+的⽼师渐渐和我有了⽐较好的关系,“忘年交”,哈哈哈,也⼤不了多少,我们在⼀起聊天的内容有,嘲讽我的职业过往,共同喜爱的科技产品。
讲实话,当下⼀次⾯试的时候,我感触颇深,超级超级感谢这位⽼师(我⼀下给他叫 姓+⽼师,私下
玩⼉开了,会叫哥),他辅导我做职业规划,以后该怎么发展,怎么做,甚⾄于,当我提出我想沉淀知识的想法后,他推荐我图书,按照章节分,多少天看⼀个章节,做⼀些总结出来,交流指正,对我后期收益⾮常多,也弥补了我基础的空⽩。
再后来…哈哈哈,就不说了,我说了,是某些原因导致的,告别了这些朋友和⽼师,希望他们⾝体健康,⼯作顺利,⾮常感谢⽣命中能遇见他们。
插两段经历
在我刚刚培训完到⼯作的时候,⼤学同学表现了要去培训的意向
我实打实的告诉,培训的承诺不能信,还是要看你⾃⼰的
自学java从哪里开始后来结束了培训,在北京了⼀段时间的⼯作,半个⽉左右吧,⾯试机会特别少
要放弃的时候,我和他对赌,让他来我这边我,我辅导⼀下
后来,去杭州⼀周内,到了⼯作8k
还有,有的同学问,能不能不培训,⾃学
实际上,我也遇到⾃学,然后⼯作的
⼀般刚⼯作的起点⽐较低,⼯资⽐较低,因为毕竟没有系统的学过这个体系
也没有那么多的套路
但是,既然能⾃学,这种同学的克制⼒和学习能⼒也是相当的强的
还有,⾮常建议,前期⼯作在⼤城市⾥,因为眼界会更好,新技术会更普遍
同时,尽量去产品类型公司,因为就像我的经历⼀样,产品公司会更有积淀
业务类的积淀有⽆是否有关系,这个我不能回答,因为,我是前期先做的业务,只感觉沉淀很需要
可能产品类型公司⼯作久的⼈,会觉得业务重要吧,看个⼈
其实,项⽬外包类公司,就是锻炼业务类型技术的,⽽⼈员外包类型的公司,仅仅是母公司为了省钱,叫其他劳务代理公司签的合同,进去后的待遇嘛,⼀半⼀半吧,有的公司会很有区别,但是有的公司仅仅是⼯资的区别,其他都是正常对待。
我也⾯试过不少⼈了,个⼈感觉要⼈分两种⽅向
第⼀:公司预算很⾼,你可以放得开的去招⼈,只考察技术,主要是考察简历上的⼯作经验是否是对的,对于某⼀个技术点,或者,⽐较擅长的技术点,问的⽐较深,你在某个技术点有⾃⼰特有的理解,并且有深度。(这样类型的招⼈我⽬前只做过⼀次,招的⼈也⽐我能⼒强很多,⾯试主要也是在交流经验和⽅向);
第⼆:正常的招⼈,⼤部分是有业务发展的需求,去正正常常的业务代码⼈员,考察两点,⼀个是你写代码不要给我搞出⼤灰机来就好了,另⼀点就是正好你更擅长的部分是公司需要的,组织架构上的需要,你能胜任。但是我更多的是看眼缘,我觉得你技术差不多,做⼈做事也不错,我也想带你,未来也想跟你⼀起⼯作,那么,就会提供⼀个机会;
还有⼀句话,不要乱跳槽,⼤部分的上市公司,和⼀线公司都会很在乎你的跳槽频率的,⽐如杭州西溪某知名游戏公司,之前在⼀家公司没有⼯作满三年的那种简历,直接pass;
我也算是半个新⼈,在这个⾏业⾥⾯没有做太久,希望⾃⼰这⼏年的经验分享出来,给憧憬和迷茫的同学看⼀下吧,⼀定要相信,努⼒可能暂时没有收获,但是⼀定会有收获的,不要迷茫,只要⾃⼰⾜够强,⾏业就会接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