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转场特效更自然教学设计
学科:信息技术授课年级:五年级
宁陕县蒲河九年制学校唐志康
一、教材依据:
《转场特效更自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五年级(上)信息技术活动1制作三维标题动画第4课《转场特效更自然》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二、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本课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围绕认识COOL 3D软件,使用整体特效、对象特效、转场特效、照明特效、斜角特效等制作三维标题动画,掌握COOL 3D动画的基本操作为核心,以任务驱动贯穿始终的基本理念,以动手操作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COOL 3D三维标题动画制作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信息技术活动中的积极动手操作,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COOL 3D动画制作的掌握。
2.设计理念
本课信息技术设计以向学生介绍如何应用COOL 3D制作转场特效,让学生综合应用百宝箱里的各种工具,创作更多的动画为主线。采用学生自学、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实践操作等形式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间的互帮互学,培养学生间相互交流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教材分析
本活动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COOL 3D软件,使用整体特效、对象特效、转场特效、照明特效、斜角特效等制作三维标题动画,掌握COOL 3D动画的基本操作,学会制作简单的三维标题动画,体会制作三维动画的乐趣。
学生在前面已经了解了COOL 3D的窗口,学会制作简单的三维标题动画;学会使用百宝箱设定文字效果;学会制作照明效果的三维标题动画;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如何应用COOL 3D制作转场特效,让学生综合应用百宝箱里的各种工具,创作更多的动画。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转场特效更自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五年级(上)信息技术活动1 第4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认识了COOL 3D
软件,了解了COOL 3D的窗口,学会了制作照明效果的动画等,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制作三维标题动画的结束部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4.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虽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他们对动画制作兴趣浓厚,但初识COOL 3D,对3D软件不够熟悉,有了前几节课学习的基础,再加上老师的指导,能在老师的示范下去完成动画制作。比较简单的3D动画能根据课本知识自学完成。所以本节课教学的难度不大,只要正确引导,相信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COOL 3D中的转场特效,掌握在COOL 3D中制作转场动画的方法;
2.综合应用特效,创作动画、视频文件,学会设置转场特效。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掌握在3D中制作转场动画的方法;通过教师演示、讲解,学生实践操作,学会设置转场特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体验制作三维动画的乐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善于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1.熟悉使用百宝箱中转场特效;
2.应用工具栏和各类特效,创作动画。并能导出GIF动画。
五、教学难点:
熟练使用各类工具及简单修改动画;正确选择转场特效的样式。
六、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COOL 3D软件及陕西五年级上册配套资源。
学生:课堂笔记本、预习课本第20——23页“转场特效更自然”的课文内容。
七、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创设问题情境:
1.知识回顾: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1).百宝箱里有那些文件夹?
(2). 照明特效中有哪几种类型的特效?.
(3).(动手操作)利用照明效果中的烟花制作“绚丽彩”动画?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用课件展示,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创设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COOL 3D的窗口;学习了“设定文字效果动画”、利用“照明效果制作动画”等。那么同学们想不想学习利用“转场特效制作动画”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4课转场特效更自然”。
(教学说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后,自然导入新课。)
(二)、新知探究
<;一>、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带着任务去学习。)
出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说明:通过阅读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学生自学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自学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为解决问题做准备。)
1.学生自学课本第20——23页“转场特效更自然”的课文内容。
2.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转场特效中有哪几种类型的特效?
(2).你会利用“炸开”特效制作“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动画吗?
(教学说明:通过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及理解能力。)
<;三>、探究《转场特效更自然》
(设计意图:教师先出示不同的转场特效动画,让学生先欣赏、分辨三种不同的转场特效动画。然后引导学生学习制作“炸开”效果的转场特效。最后小组交流制作方法。)
1.欣赏转场特效动画。
(1)欣赏“炸开”特效动画
①在配套资源中,到并打开动画文件“赠人玫瑰,手留余香.gif。”
②观察动画效果。可以看到,“赠人玫瑰”先破裂,然后重新组合成“手留余香”。
(2)欣赏“跳跃”特效动画
①在配套资源中,到并打开动画文件“钉锤钉钉.c3d”。
②观察动画效果。可以看到,“钉锤钉钉”跳跃式的出现,就像锤子钉钉一样。
(3)欣赏“碰撞”特效动画
①在配套资源中,到并打开动画文件“西安宝塔.c3d”。
②观察动画效果。可以看到,“西安宝塔”用手一指,文字就动一下。
2.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文字炸开效果。
(1)输入文字
①启动COOL 3D,输入文字“赠人玫瑰”并设定合适的字体、字号。
如图:
②打开“工作室”中的“背景”子文件夹,为文件选择一个合适的背景。
如图:
单击
双击
③以合适的文件名保存文件。
(2)为文字添加一种炸开特效。
①打开“转场特效”中的“炸开”子文件夹,为文字选择一种炸开效果。
如图:
单击
双击
特效资源网②单击按钮,预览动画效果。
③调整动画播放速度。将帧频调整为5帧/秒。
④再次预览动画,可以看到,文字“赠人玫瑰”炸开后慢慢地变成“ULEAD”。
(3).把文字“ULEAD”修改为“手留余香”。
①单击“属性”工具栏中的按钮,打开对话框,把文字“ULEAD”修改为“手留余香”。
②单击按钮,预览动画效果。可以看到,文字“赠人玫瑰”炸开后变成文字“手留余香”。
③保存文件并生成GIF格式的动画。
3.小组交流:
制作炸开效果的动画关键在哪里?
(教学说明:通过欣赏、学习制作方法、动手制作,交流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践操作
(设计意图:及时复习强化学习方法,将理论与实践操作联系起来。教师及时引导,完成制作。)
制作炸开效果动画“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教学说明:通过学生动手制作、巩固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学习能力。)
(四)、展示成果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的动画作品,指出展示作品中的优缺点。引起全班学生的关注,从而发现自己作品的不足,更好地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五)、课堂小结